时间:2023/4/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萍乡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有效克服了资源枯竭、经济下行、新冠肺炎疫情等困难挑战,成功赢得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多个称号,正以“敢为人先、争当标杆”的气魄担当,朝着奋力推进“五区”建设、打造“最美转型城市”的愿景阔步前行。

湿地保护率、森林覆盖率分别列全省第一、第三,海绵城市建设连续三年“国考”第一,成为全国首批12个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试点城市、中部地区2个入选的地级市之一,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连续两年获评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优秀”城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先后两次获国务院通报表彰,“教育发展”考评连续7年位列全省第一……这一个个沉甸甸的成绩,真实记录着萍乡转型升级的坚实脚步。

一座宜居宜业之城悄然绽放,赣西煤城蜕变为江南美城。

工业强市展新篇

工业是城市的脊梁。

萍乡市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积极抢抓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机遇,加快重塑现代新兴工业重镇辉煌,构建了工业发展的“四梁八柱”。

统筹抓规划。大力实施工业强基倍增行动和“1+2+N”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不断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精准性,产业定位更加清晰聚焦。其中,电子信息产业结合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明确了新型智能终端产业、光电产业、智能安防产品制造与应用等“赛道”,明确到“十四五”末期实现营收亿元的奋斗目标;节能环保产业初步明确了环保陶瓷、环保装备、节能新能源、环保服务等重点领域,明确到“十四五”末期实现营收亿元的奋斗目标。

全力推项目。按照“高大上、链群配、集群化”思路,充分发挥“3+3”招商机制作用,大力开展“四个一批”项目调度工作,中材锂膜、天铭电子等一批“”项目顺利签约动工,佳禾电声、奕东电子、伯乐智能、大莲电瓷等一批大项目全力推进,将成为萍乡工业发展新的爆发点。特别是今年,市委坚决落实省委关于春节、“五一”、端午节、国庆节等节假日“两不停”要求,制定出台节假日期间“两不停”、促进商贸文旅消费的若干措施,推进服务项目企业“天不打烊”,确保全市个已开工的省大中型项目节假日期间全部不停工、所有重点企业不停产,为决战四季度、夺取全年胜奠定坚实基础。

全面抓保障。全市设立规模近3亿元的工业发展资金池,拟设立总规模亿元、首批20亿元的产业引导基金,实行中心城区工业用地提级审批、联审联批制度,50亩以下不单独供地,坚持“亩均论英雄”,对全市6个工业园区开展专题调研、“解剖麻雀”,着力解决园区布局分散、产业集聚不够、亩产不高、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等问题,推动各类要素配置更加科学、聚焦、高效。

沃野千里谱新曲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

萍乡市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十年“精耕细作”,全市呈现出“农业发展业态丰、农村建设面貌新、农民收入翻倍涨”的喜人景象。

农业发展业态丰。十年来,萍乡市立足实际,明确了“1+4+1”产业发展方向,不断壮大优质稻米、高效蔬菜、现代种业、草地畜牧、休闲农业等主导产业,加快硒锌功能农业发展。全市农业经济稳定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年的82.32亿元增加到年的.77亿元,增长约50%。

“十三五”期间,该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万亩以上,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连续五年被评为优秀等次,年至年连续两年获通报表扬。优质稻种植面积达56万亩以上,扶持发展了武功山紫红米、吉内得富硒有机米、“一米当鲜”有机稻种植等优质大米品牌。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以来,萍乡市全力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吉内得有机米、杜仲猪肉、武功山高山有机茶等一批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萍乡农产品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引进山东寿光、赣州铭宸等企业投资建设了武功山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芦溪信诚现代设施农业园等高效蔬菜基地。水稻种业是萍乡一张“历久弥新”的城市名片,已成为年产值超10亿元的特色主导产业。“十三五”期间,该市每年制种面积都保持在15万亩以上,特别是年制种面积达19.3万亩,创历史新高。完成重组的天涯种业公司科技实力显著增强,顺利拿下国家农作物种业生产许可A证,并进入全国杂交水稻种业十强。目前,该市发展了4家国家级龙头企业,扶持了甘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全市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达.15亿元,较年翻了一番。武功山石斑鱼、赣西“两头乌”猪、莲花白鹅被认定为地理标志农产品。

农村建设面貌新。树木郁郁葱葱、道路整洁干净、房屋错落有致、景色秀美怡人……如今的萍乡,乡村尽展田园之美,绘就了家门口的“诗与远方”。绿在村中绕、人在画中居,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徐徐铺开。十年来,萍乡市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得到巩固提升,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行政村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乡镇全覆盖、省级以上“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区全覆盖,湘东区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区。十年间,建设新农村点个,打造了窑下村、高枧村、江口村等73个美丽宜居村庄,芦溪县、湘东区先后获评全省美丽宜居示范县。

农民收入翻倍涨。十年来,萍乡市顺利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重要改革任务,耕地地力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十年间,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增长2.13倍、达个,培育职业农民人,农民增收技能不断提升,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持续增加,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较年的.5元增长.63%。

改革创新育新机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

萍乡市聚焦“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突出前瞻性、系统性、战略性,精准谋划改革工作。

全力推进双“一号工程”。做优做强数字经济,建设数字经济重点项目个,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家。目前,全市共有两个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园区、1个省级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企业上云家,中材电瓷打造的“5G+MEC”项目成功入选工信部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优化升级营商环境,全面落实国家优惠政策和省惠企纾困28条措施,出台了47条惠企纾困措施助推企业发展,90%以上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项高频事项上线“赣服通”“掌上办”,开创的“一把手走流程”“小萍帮办”等服务品牌得到社会各方肯定。

全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面对土地要素制约严重的客观现实,萍乡市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顺利推进萍乡经开区调区扩容,经开区发展空间由50.18平方公里增加到.57平方公里,拓展新的工业用地11.82平方公里。整合优化国有资源资产,推动组建资产规模千亿元的市投发集团,组建市设计集团、数投集团等企业,着力破解市本级没有信用评级AA+融资平台难题,全面提升国资国企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萍乡大力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以产业技术创新为重点,以科技开放合作为抓手,强化人才、技术、平台三项支撑,不断推进校企合作力度,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全力推进创新驱动战略。萍乡市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有效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积极探索以市场化股份制为核心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和技术转移转化机构,推动“政、产、学、研、金、用”六位一体、协同创新,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作出有价值的探索。近年来,该市已与中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湖南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洽谈共建创新研发平台、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并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武汉理工大学、中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21家院校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清华大学等90余所院校开展了科技项目合作,全市80%以上的规上企业、90%以上的科技型企业与院校开展了合作。还联合东北大学与乌克兰冶金学院共建江西首个外籍院士工作站,中材江西电瓷电气有限公司与德国弗兰科霍夫研究所合作的项目,荣获年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赣湘合作开新局

一声“老表”,情牵两地。

近年来,萍乡市紧紧围绕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决策部署,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主动融入长株潭城市群,多维度全面深化赣湘区域合作。目前,该市已推动签署40余项区域协议,覆盖产业协同、交通互联、生态共治等方面。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印发《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全境纳入示范区的萍乡在全力推进赣湘区域合作中,有了更加明晰的“路线图”。

萍乡通过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和工作推进机制,主动加强与长株潭城市深度对接。萍乡与长沙、株洲三地的市委书记、市长定期召开联席会,审议、决定关系赣湘合作市级层面的重大决策,并将其作为设区市层面联合协调机制,落实年度重大合作事项、签署重大合作协议、解决重大合作难题。在此基础上,萍乡还与长株潭城市实行重点合作专项协调推进制度,分别组建若干专项工作小组,定期商讨推动专项领域合作的重大项目、重大举措等,积极开展跨区域、跨行业联动。

在推进赣湘区域合作进程中,萍乡积极推进载体建设,重点打造了湘东-醴陵、上栗-浏阳两个合作平台,成为承接长株潭溢出效应的“桥头堡”。推进合作有力度,搭建平台有广度,赣湘区域合作全面开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效果显著——

在交通互联互通方面,加快赣西交通枢纽城市建设,累计投入超亿元,萍乡主城区至长沙黄花机场乘高铁时长缩短至18分钟以内。与湖南接壤的13个乡镇33条乡村公路实现无缝对接,全面融入长株潭的“三横一纵一绕城”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在产业协同协作方面,萍乡坚持错位发展、互补发展,全力参与长株潭产业群分工布局,打造“1+2+N”现代产业体系。全市园区已投入资金亿元,建成标准厂房万平方米,引进湘企或湘籍企业家投建项目个,签约金额达.2亿元。30余家本土企业与三一集团、湖南中车等知名企业形成产业配套。

在文旅深度融合方面,萍乡与长株潭构建“湘赣红色培训联合体”和“两小时红色旅游圈”,打造“湘赣无边界、这里是秋收”等文旅品牌。推介7条湘赣边休闲旅游精品线路,湘籍游客占全市景区游客三成以上。

在环境共治共护方面,萍乡落实渌水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与株洲、浏阳等地建立跨省污染防控区域联动和信息共享机制。两省共治以来,累计投入15亿元,治理工业污染项目23个,实现流域生态保护共抓共管互惠。

在公共服务共享方面,萍乡政务服务“只跑一次”“一次不跑”事项占比达94.48%,企业开办注册缩短至1个工作日,70%以上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54项政务服务实现“异地通办”,萍乡市31家、长株潭医院实现互接异地就医。

文明创建立新功

创建为民,创建惠民。

萍乡着力补齐民生短板、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市民素质,推动百年煤城从“面子”到“里子”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首批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试点城市,并且在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中,取得全国地级城市第4名、12个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试点城市第3名的历史最佳成绩,受到中央文明办通报表扬。现在的萍乡,迈上了从“文明高地”向“文明高峰”跃升的新征程。

坚持系统谋划,让创建工作融入发展大局。该市坚持用全局视野谋划、用战略眼光布局、用系统思维推进,将创建融入中心工作、融入城市治理、融入民生民享,推进强基铸魂、文化润心等五大工程,实施基础设施攻坚、专项整治提升等五大行动,健全统筹协调系统推进、群众共建共享等五大机制,通过项目化、清单化、精准化方式,将项工作任务进行细化,一件事情一件事情落实,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推进,确保各项工作落细落实,以创建工作促进高质量发展。

坚持创建为民,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该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参与作为第一动力,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结合城市功能品质提升,持续在环境卫生、城市管理、窗口服务、交通秩序、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生态环保以及车位、学位、床位、厕位等民生问题上下功夫。文明创建过程成为密切联系群众、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过程。

坚持联创共建,让文明之花尽情绽放。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实施党建+联创共建、党建+社区治理、党建+文明村镇等机制,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广泛开展身边好人、“最美人物”选树活动,深入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全市有注册志愿者27.5万名,先后涌现了全国道德模范和提名奖获得者7名、中国好人95名,不断擦亮“工运摇篮、小城大爱”城市品牌,最大程度激活了城市文明细胞,激发了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内生动能。

全域旅游拓新路

旅游兴,群众富。

萍乡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旅游强省工作要求,以全域旅游发展特色区建设为抓手,充分依托光荣的红色传统、悠久的文化历史、丰富的生态资源,找准优势,做足特色,努力推进萍乡旅游高质量发展。

抓全域建设塑格局。该市全面落实旅游强省战略部署,聚焦把江西打造成“全国红色旅游首选地、最美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地、休闲康养度假热门地、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深入推动《萍乡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落地落细,建立健全“点线面网”四位一体的全域旅游发展体制,“一个龙头、两个支撑、五大板块、八百里山水长廊”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抓产业融合促发展。该市坚持项目为王,深入实施文旅产业链链长制,按照高品质、可持续、有特色的原则,集中力量抓旅游项目投资建设。仅今年上半年,全市新签约文旅项目11个,签约资金82.1亿元;现有在建重大文旅项目54个,总投资.8亿元。同时,有力实施了一批景区联动、产城融合、城乡互促的文旅示范项目,促进旅游与文化创意、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相结合,打造了便捷的旅游交通路网和亮丽的公路驿站风景线,打造了一批历史文化名街、夜间消费集聚区和高品质酒店、特色化民宿。通过项目集群式开发、链条式发展,目前全市共拥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23个、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1个、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1个、省A级乡村旅游点47个,加快实现旅游内循环向“旅游+”“+旅游”转型、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抓品牌打造扬特色。该市突出龙头引领,围绕萍乡武功山景区“云中草原、户外天堂”的发展定位,久久为功兴业态、提品质、强配套、优服务,萍乡武功山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中国金牌户外旅游目的地,被评为中国大学生最喜欢的旅游景区之一,并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候选地,朝着国家级乃至世界级旅游度假区的目标迈进。同时,全市强化两大支撑,围绕“红色资源为血脉、工业遗存为骨架”的发展定位,全力推动安源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围绕禅宗文化发掘,着力推动杨岐山景区打造禅修养生胜地。持续深化赣湘文旅合作,乘势而为打造赣湘边文旅消费根据地和燃爆旅游品牌区。

明年,萍乡将承办年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该市将以此为契机,充分挖掘萍乡“红、古、绿、工”丰富的旅游资源,推动重点景区提质升级,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以萍乡建设全域旅游发展特色区的新作为、新气象、新成效,为唱响“江西风景独好”旅游品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萍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敢为人先、争当标杆”的气魄担当,奋力推进“五区”建设、打造最美转型城市,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展现萍乡作为、在推进“五个一流、六个江西”实践中展现萍乡担当、贡献萍乡力量。(刘泽丰杨钊尹富岚)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suzx.com/ssuxtq/1555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