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1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zherpaint.com/m/

详解《家谱》中的干支纪年

——《蓝氏族谱》中的夏商周纪年

族谱亦称家谱,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与正史、方志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学大厦的三大支柱。中国现存各式各样的家谱有三万多种,其记载的历史渊源有长有短,推至公元前的年份更是屡见不鲜。《河南杞县伊氏家谱》中的伊尹生平锁定了商始年为商汤乙未十有八祀前年,《河南睢阳林氏家谱》中的比干生平确立了西周元年武王十有三年己卯为前年。依《季氏宗谱》推出西周前十位帝王的在位年分。

而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鸡冠山乡圳上村(邮编)的《蓝氏族谱》所记载的历史却很久远,具体可上溯到公元前二千七百多年。这部家谱是—年续修的,它辑录了江西、湖南、福建等地蓝氏族谱中有价值的珍贵史料,如各地的谱序、源流序、蓝氏受姓始祖源流世系考等。

研究《蓝氏族谱》发现之一:炎帝、黄帝不是同时代人。据现有的各种史书、传说记载,黄帝与炎帝两大部落爆发了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合并,接受黄帝领导,并且结为联盟。中华民族由此发源,炎黄子孙称谓由此而生。

但据《蓝氏族谱》记载,炎帝神农氏时期,经历了临魁、承、明、宜、来、里、节、茎、克戏、榆罔共十一位帝君。“十一世帝榆罔居空桑,为政求急务,乘人而斗其捷,于是诸侯携贰其臣蚩尤作乱,帝迁于涿鹿,时有熊国君公孙轩辕口头懋圣德诸侯归云,帝在位五十五年,诸侯尊轩辕为天子,降封帝于洛,神农氏亡。”可见,炎帝是先于黄帝很早出现的,炎帝以下十一代帝君都称神农氏,轩辕黄帝是与神农炎帝的十一世孙榆罔帝同时代人。轩辕黄帝被诸侯尊为天子后,榆罔帝被降封于洛,神农氏至此衰亡。

发现之二:可推算出自榆罔帝至夏商周各个帝王的在位年代。在我国上古没有公元纪年的早期历史时期,完全是以“干支”来计算年份,并证实了几千年来用它记年的绝对准确性。家谱中所记载的蓝氏历世祖的生殁年份都标明了其所处的朝代帝王在位的第××年及当年干支年份。这是历朝历代修谱先辈忠实记录下来的,有相当的可靠性。经过反复推算核准,认为家谱中的记载是真实可信的。

例一:谱中记载,蓝氏受姓始祖蓝昌奇“乃炎帝神农氏十一世孙帝榆罔之子,昔帝都空桑,时有熊国君贡蓝种一株,勃勃然生气异常,适诞生一子,帝甚喜,遂赐姓为蓝,命名昌奇,封郡汝南,受姓开基”,“公生于帝榆罔二十五年壬辰八月十五日辰时,少昊金天氏五年丁未七月十三日申时殁,享寿一百三十六岁”。经过推算,榆罔帝二十五年壬辰年应为公元前年。到公元年又是壬辰年,(+)÷60=÷60=79,(按:此谓太岁文化)这样,蓝氏受姓始祖自昌奇公至年,已经过七十九个甲子、四千七百四十年了。

例二:据《夏商周年表》,周厉王在位年代是公元前年至前年,在位年数三十七年。而据《蓝氏族谱》记载,蓝氏第六十四世祖蓝超公生于周厉王五年丁亥年,经推算周厉王元年应是公元前年癸未年。

根据《蓝氏族谱》中的记载,蓝垂芬先生推算出夏代以前早期帝王比较准确的在位年代及夏商周各代帝王更为准确的在位年代。这样,公元前年以前历代帝王的在位年代就很清晰了。为此,蓝垂芬先生整理出一份《中华民族自炎帝至西周末历代帝王在位年表》。

现将《蓝氏族谱》中的夏商周纪年

附后。

  中华历代帝王在位年表(蓝垂华)

夏后禹   始丙子—终癸未   公元前—前   在位8年   夏后启   甲申—壬辰   公元前—前   9   夏大康   癸巳—辛酉   公元前—前   29   夏仲康   壬戌—甲戌   公元前—前   13   夏后相   乙亥—壬寅   公元前—前   28   夏少康(含寒浞乱政,括号内文字为笔者所注)   癸卯—癸卯   公元前—前   61   夏后杼   甲辰—庚申   公元前—前   17   夏后槐   辛酉—丙戌   公元前—前   26   夏后芒   丁亥—甲辰   公元前—前   18   夏后泄   乙巳—庚申   公元前—前   16   夏后不降   辛酉—己未   公元前—前   59   夏后扃   庚申—庚辰   公元前—前   21   夏胤甲   辛巳—辛丑   公元前—前   21   夏后孔甲   壬寅—壬申   公元前—前   31   夏后皋   癸酉—癸未   公元前—前   11   夏后发   甲申—壬寅   公元前—前   19   夏履癸(桀)   癸卯—甲午   公元前—前

52

夏起禹丙子公元前年至桀甲午公元前年,凡十七王,十四世,有王无王年。其桀乙未两系于夏商,纪数则属于商。(按:笔者注)

商成汤   乙未—丁未   公元前—前   13   商大甲   戊申—庚辰   公元前—前   33   商沃丁   辛巳—己酉   公元前—前   29   商大庚   庚戌—甲戌   公元前—前   25   商小甲   乙亥—辛卯   公元前—前   17   商雍己   壬辰—癸卯   公元前—前   12   商大戊   甲辰—戊午   公元前—前   75   商中丁

己未——辛未

公元前—前

13(按:笔者)   商外壬

壬申—丙戌

公元前—前

15

  商河亶甲   丁亥—乙未   公元前—前   9   商祖乙   丙申—甲寅   公元前—前   19   商祖辛   乙卯—庚午   公元前—前   16   商沃甲   辛未—乙未   公元前—前   25   商祖丁   丙申—丁卯   公元前—前   32   商南庚   戊辰—壬辰   公元前—前   25   商阳甲   癸巳—己亥   公元前—前   7   殷盘庚   庚子(国号殷——笔者)—丁卯   公元前—前   28   殷小辛   戊辰—戊子   公元前—前   21   殷小乙   己丑—丙辰   公元前—前   28   殷武丁   丁巳—乙卯   公元前—前   59   殷祖庚   丙辰—壬戌   公元前—前   7   殷祖甲

癸亥——乙未

公元前—前

33(按,笔者)

  殷廪辛   

癸亥(丙申——笔者)—辛丑

公元前(笔者)—前

6   殷康丁(庚丁)   壬寅—壬戌   公元前—前   21   殷武乙   癸亥—丙寅   公元前—前   4   殷文丁   丁卯—己巳   公元前—前   3   殷帝乙   庚午—丙午   公元前—前   37   殷纣辛   丁未—辛巳(戊寅)   公元前—前()   35(32)

商起成汤十有八祀乙未公元前年至帝辛三十二祀戊寅公元前年,凡28王,16世,总计年。

周武王(姬发)   壬午(己卯——笔者)—乙酉   公元前—前   4(7)   周成王(姬诵)   丙戌—壬戌   公元前—前   37   周康王(姬钊)   癸亥—戊子   公元前—前   26   周昭王(姬瑕)   己丑—己卯   公元前—前   51   周穆王(姬满)   庚辰—甲戌   公元前—前   55   周共王(姬繄扈)   乙亥—丙戌   公元前—前   12   周懿王(姬囏)   丁亥—辛亥   公元前—前   25   周孝王(姬辟方)   壬子—甲戌(丙寅——笔者)   公元前—前(——笔者)   23(15——笔者)   周夷王(姬燮)   乙亥(丁卯——笔者)—壬午   公元前(——笔者)—前   8(16——笔者)   周厉王(姬胡)   癸未—庚申   公元前—前   38   周召共和(古文献中均用厉王纪年)   庚申—癸酉   公元前—前   14周自武王十有三年己卯公元前年——厉王五十一年癸酉公元前年,凡十王年。

  周宣王(姬静)   甲戌—己未   公元前—前   46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suzx.com/ssuxly/1681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