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百姓放心 http://pf.39.net/bdfyy/bdfjc/171020/5777887.html
邮储银行庆阳市分行立足乡村振兴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国际商报甘肃讯“改造一村,优化一村,小康一村,亮丽一村”。邮储银行庆阳市分行秉承服务“三农”振兴一方经济的理念,围绕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服务主体,做好统筹协调,提速构建“三农”服务综合生态圈,大胆创新,从“告别窑洞”工程上为突破点,造福一方百姓、改善人民生活环境。 “周虽旧邦,咸命维新。”一句古话,说出了中国人改革自强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甘肃省庆城县是“周旧邦”所在之地、周文化起源之地,相传窑洞就是周文王的一位先祖发明的,改善了当时人的居住条件,后来一直沿用到今天。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窑洞穿越了四千年的历史,成为中国人灵魂深处的记忆。 废弃的老窑洞 “交通不便、吃水不便、医疗不便、教育不便,”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窑洞民宿难以承载历史发展,满足群众的居住需要,严重制约着群众生产生活的质量。加之一些老窑洞年深日久,产生了承重墙体裂缝等一些安全隐患,“周旧邦”之地的群众住房问题,到了迫切需要解决的时候。 年,为响应国家脱贫攻坚号召,进一步服务“三农”,邮储银行庆城县支行向上级行申请开办“农村住房改造”小额贷款,同年9月启动了“告别窑洞”项目的贷款,帮助当地贫困农民走出脱贫第一步,告别窑洞和危房,住上安全、舒适的新房。 “该项目是我行全省唯一同类试点项目,由政府提供保证金,最高贷款10万元,最长10年还清,执行优惠利率,政府全额贴息。”邮储银行庆城县支行行长杨佳介绍,经过几年努力,截至去年,邮储银行庆城县“农村住房改造”小额贷款累计发放笔1.99亿元,涉及全县17个乡镇的户村民。这些工程在立项审批、配套资金落实等方面政府全力给予配合和支持,有效改善了当地农户的住房条件。 放眼望去,庆城县各乡镇,连片建设的农民新居点缀在青山绿水如画的风景里。村容整洁,院落别致,房屋红砖红瓦、木门钢窗,展现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邮储银行庆城县支行回访客户 客服经理向搬进新住宅群众提供上门服务 家住甘肃省庆城县马岭镇马岭村曹沟门自然村的曹武邦,家中6口人。一家人原以种地为生,收入微薄,加上两个孙子正在读书,个人治病,家庭开支较大,一年的收入仅靠儿子外出打工才能够勉强维持生活。一家人住的几间窑洞,因常年未维修,窑洞裂缝,外墙脱落,存在安全隐患,儿子曹三清有心改变住房条件,却无力改变现状。当得知庆城县人民政府出台危窑改造政策时,曹三清第一时间向邮储银行庆城县支行申请“农村住房改造”小额贷款。了解客户基本情况后,该行采取三户联保方式向其发放了5万元贷款,为曹武邦一家解决了住房难的问题。 庆城县驿马镇安家寺村位于董志塬上,种植玉米和小麦是主要产业。李占发一家去年10月从5里地外的窑洞搬过来,住上了5间宽敞明亮的砖混结构大瓦房。他家自筹13万元,又从邮储银行贷款5万元补齐了建房资金的缺口,实现了全家的安居梦。 说起变化,庆城县蔡家庙乡大堡子村村民韦过红感受最深。年,蔡家庙乡大堡子村被确定为危窑房改造项目点,韦过红成为危改户,享受了危改补贴1.21万元,同时享受了告别窑洞政府贴息款10万元,搬进了上下两层的小洋楼,还在一层开起了小卖部。 “小额贷”温暖工程 在马岭镇马岭村一排排长庆油田搬迁腾出楼房,在邮储银行的“小额贷”温暖工程上余户老百姓受益,用低于市场价%的贷款住进宽敞明亮的楼房。生活条件的改善,增加了人们的幸福指数,孩子上学方便,老人们就医、购物、健身周边就有,极其便利。距离县城只有三公里的杨塬村新居共建了40户,其中35户使用了邮储银行的贷款,每户额度10万元。 “沐党恩构建和谐村,享国惠危房变新居”。这副对联是玄马镇柏树村危窑危房改造安置点普通百姓家门上的,讲述着庆城群众乔迁新居的幸福故事。(粟沧海) 编辑:田曰 校对:马琪 审核:黄智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suzx.com/ssuxly/1481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