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0/1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上栗(组诗)陈惠芳栗水所有的山,曾是无名山,杨岐山也是。所有的水,曾是无名水,栗水也是。所有的人,曾是无名氏,我们都是。板栗丛林之上,一颗板栗,两棵板栗……亿万颗板栗,砸中了百越族的头。湘赣山水相依,血肉相连。一江栗水向西而流,汇入湘江,犹如赣J遇见了湘A。杨岐山山上有座寺,叫杨岐普通寺。寺内有棵树,叫唐柏。千年的松柏,从唐朝活到了今天。咏柏的诗人,都走了,又来了一批。亿万年前,地壳只管地动山摇,只管毁灭与重塑,只管隆起与沉降。冷却之后,冷静之后,上栗分出了高低。高的是杨岐山,低的是栗水河。一枚松柏的种子,也趁唐朝诗人喝酒的时候,从岩缝里长了出来,成了一位儒雅的武夫。我围绕唐柏,逆时针走了一圈,顺时针走了一圈,唐柏长了一寸。李畋浏阳,醴陵,上栗,隔壁邻居,隔壁亲家,都爱玩点烟花,都要供奉李畋。花炮始祖,还在湘赣交界处游走,浏阳、醴陵、上栗的天空都是眼花缭乱。几十年前的天空,只有星星。过年前,母亲买了一挂鞭炮,藏在柜子里。开柴门的时候,点起来。噼里啪啦,清贫的一年又开始了。孽龙洞大热天,走在天然溶洞里,凉快,想不起孽龙。这些钟乳石,很亲切,不像1.8亿年前的老朽。它还在往上长,往下长,不过,长得很慢很慢,慢得看不见一点点生长的痕迹。上栗的这个洞,有些特别。大同小异的石头间,居然有一个瀑布。瀑布看起来是通天的。像一个人站在上面,抖了抖被单。石洞口傩戏穿越孽龙洞,有两个人殿后。一个大姓,陈。我与陈仓。一个拍照,一个捡石头,不亦乐乎。我佩服家门的执着,在阴河里找宝贝。他居然捡了一块,像傩戏的面具。在石洞口傩神庙看傩戏。花花绿绿五六个人,比划着,念念有词,在我眼前晃来晃去。晃得最多的,还是那块石头。在洞里,傩戏一亿年前就开始了,不在人间。年8月1日陈惠芳,年1月生,湖南宁乡人。年毕业于湘潭大学中文系。现供职于湖南日报社。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乡土诗派“三驾马车”之一。年参加《诗刊》第11届“青春诗会”,年获第12届“湖南省青年文学奖”。年获第28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已出版诗集《重返家园》《两栖人》《九章先生》《长沙诗歌地图》。[责编:李婷婷][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suzx.com/ssuxjt/1670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