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2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以前两个孩子听不见也听不懂别人讲话,我们一家六口住在黄泥巴建的屋子里,家里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具。”在上栗县金山镇山明村,面对记者,黄百权回忆起生活里的点滴转变,“现在我们搬进新家已有两年,两个耳聋的孩子也戴上了政府捐赠的人工耳蜗,党的优惠政策给我们家带来了希望,我们在去年年底成功脱贫了!”

在周围人的眼中,黄百权有着坎坷的命运:妻子张艳幼时因注射药物不慎致聋哑,4个小孩中的大儿子和女儿患先天性耳聋,康复治疗花费10余万元。全家六口人仅黄百权具备劳动能力,年,黄百权一家被认定因残致贫。为了早日跳出贫困的泥沼,这些年来,黄百权没日没夜地种菜、养猪、做泥瓦工。当周围人对他的命运不济发出感叹时,他总是腼腆地笑一笑,从不抱怨生活。

回顾自己的脱贫路,黄百权感激地说:“孩子们的教育费用每年减免了一部分,人工耳蜗更是为两个孩子带来许多便利,家庭医生基本每月都会联系我们一两次。”年年底,上栗县人大的帮扶干部易旺桔与黄百权结为帮扶对子,为他制定具体的脱贫计划,鼓励他通过辛勤劳动脱贫致富。

养猪十多年的黄百权苦于资金匮乏,无法扩大规模。对此,帮扶小组连续3年为他送来价值元的猪饲料。年,住建部门批准黄百权家进行维修改造,政府补助两万元,帮扶小组也送来价值元的墙面瓷砖。“钱省着用,房子的外墙粉刷、内墙装饰都是我自己动手。”黄百权笑着说。入户水泥路和小花园、整洁干净的厨房和卫生间……黄百权用自己的双手打造出了与“黄泥屋”大相径庭的“新家”。

年,黄百权从最初饲养10余头猪扩大增加至50余头。不料受猪瘟影响,养猪收入比往年下滑,他脱贫的脚步不得不放缓,但踏实肯干的黄百权最终在年底还是成功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易旺桔说:“我们虽然为他争取到了补助政策,但他基本是用自己的辛勤劳作换来了一家人的美好新生活。”

脱贫后的黄百权逐渐走向小康生活,今年出栏的13头猪为他带来近3万元收入。他坚定地相信:“不劳动就没有收获。”仍是每天6点起床打理猪圈和菜园,再骑着摩托车到邻近的浏阳市做泥瓦工,直至傍晚6点收工回家。每到这个时候,明亮整洁的家中就充满了幸福的欢声笑语。

来源:金山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suzx.com/ssuxjt/1568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