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曝光 http://pf.39.net/bdfyy/zjft/161225/5154124.html 有疑问要咨询,有问题要投诉 请下载“问政江西”客户端 覆盖全省的网络问政平台 让网民诉求一键直达 推荐阅读 动车停售!8级大风+暴雨!超强台风马上进入江西!这些地方注意 省教育厅下发紧急通知!已有3人被处罚!家长请立即看! 来源:大江网(ID:dajwjx)综合江西日报 编辑:温小强实习生:肖倩 转载需注明大江网(ID:dajwjx),违者必究 家在江西农村的厉害了! 你的家乡要大变样! 省委书记、省长刘奇挂帅! 十余个省级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与! 江西成立现代农业发展领导小组! 向上滑动阅览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成立江西省现代农业发展领导小组的通知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统筹协调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加强对现代农业发展各项工作的组织领导,省政府决定成立江西省现代农业发展领导小组。现将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通知如下: 组 长:刘 奇 省委书记、省长 副组长:胡 强 副省长 成 员:宋雷鸣 省政府副秘书长 胡汉平 省农业厅厅长 张和平 省发改委主任 朱 斌 省财政厅副厅长 张圣泽 省国土资源厅厅长 罗小云 省水利厅厅长 邱水文 省林业厅厅长 许忠华 省政府金融办副主任 史文斌 省扶贫和移民办主任 王福平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 张智富 人行南昌中心支行行长 张孝成 农发行江西省分行行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农业厅,胡汉平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成员因工作变动需调整的,由所在单位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按程序报领导小组组长批准。 不仅是农业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村人的居住环境 在未来三年也将发生巨变 ↓↓↓ 今天,江西日报刊发 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 《江西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方案明确,到年 实现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庄干净整洁 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 基本建成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 主攻方向 以建设“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为目标,以农村垃圾、厕所粪污、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 分类分步有序推进 统筹布局、规划引领。坚持统一规划、分批实施、连线成片、整体推进,以县为单位,加快完善镇村布局规划,优化乡村空间布局。大力开展村庄片区化、组团式建设,强化村庄整治管理和规划刚性执行,实现有新村有新貌。 党政主导、村民主体。按照党政主导、村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县级党委、政府承担主要职责,省市加强政策扶持和指导督查,发挥村民主体作用,保障村民的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共建美好家园。 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各地根据农村发展基础、人口规模、资源禀赋、生产生活习惯,科学确定工作目标、重点、方法和标准,发挥各自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分类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搞一刀切。 突出重点、建管并重。根据村民需求,突出农村生活垃圾、厕所粪污、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突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区域,紧密结合《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三五”规划》,优先整治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和水质需改善控制单位内村庄的生活垃圾污水。积极探索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确保各类设施长期稳定运行。 目标任务 ◎年选择部分地方开展试点,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经验做法 ◎年全面推广 ◎年,实现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庄干净整洁,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 ▲平原地区、城市近郊等基础和条件较好的地方及重要旅游景区 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覆盖至行政村比率%,基本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厕所粪污得到处理或资源化利用,生活污水治理率明显提高,村庄绿化率达到30%以上,村内道路全部硬化,村容村貌显著提升,长效管护机制有效运行。 ▲山区、丘陵地区等有一定基础和条件的地方 90%以上的村庄生活垃圾有效治理,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5%左右,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有效治理,村民出行条件明显改善,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深度贫困地区等基础和条件较差的地方 村庄生活垃圾得到全面清理,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有效管控,卫生厕所普遍推广,村庄道路硬化及绿化、美化、亮化水平明显提升。 每年60亿! 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评重要依据! 乡村振兴 省里这次真的是真金白银!出重拳! 三年内 全省每年安排新农村建设 财政专项资金60亿元用于村庄整治 由省市县三级按5∶2∶3的比例落实 各设区市要加大对农村 人居环境整治的补助力度 各县(市、区)要把农村人居环境 整治资金纳入年度预算 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纳入市县科学发展综合考评体系 和省直部门单位绩效考核范围 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评 和专项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 年度考核排名靠前的给予通报嘉奖 排名靠后进行约谈 这些大招让你家乡美如画!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90%以上村庄生活垃圾 将得到有效治理! 县级环卫监管职能向镇村延伸覆盖:以县为单位统筹布局和加快建设城乡垃圾收运处理设施设备。积极推进县级环卫监管职能向镇村延伸覆盖。 这些地方将重点整治:重点整治公路、铁路、江河沿线,城市周边、城中村周边、院校周边、开发区周边、景区周边、矿区周边等“三线六边”区域,基本做到“四无、四净”(无卫生死角、无暴露垃圾、无乱堆乱放、无残墙断壁,大街小巷净、房前屋后净、河塘沟渠净、村庄田头净)。 禁止城市向农村堆弃垃圾:禁止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禁止城市向农村堆弃垃圾,防止城市垃圾“上山下乡”。 每个乡镇都要纳入压缩式垃圾中转站服务半径:科学布局垃圾收集、中转、处理等设施,加快升级改造现有垃圾中转站,加快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原则上每个乡镇都要纳入压缩式垃圾中转站服务半径覆盖范围,要配置密闭式或压缩式运输车,配足村庄垃圾桶,形成配备合理、功能齐全的环卫设施设备。加快淘汰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垃圾焚烧、填埋设施,推进垃圾处理向焚烧发电过渡。 鼓励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推进瑞昌市、崇义县、靖安县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探索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 农村厕所革命 年建设农村三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座 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0%以上 年改厕任务基本完成 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70%以上 普及农村户用水冲厕:根据村庄实际和群众意愿,重点推广三格式水冲厕,每户农户至少建一个室内水冲厕。 新建公共厕所:在户以上的村庄,要因地制宜在公共场所至少新建或改造开放1座三类以上公厕。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庄,按照乡村旅游点质量等级标准建设相应的公厕。加强公厕管理,确保建得好、管得好、用得好。 推进厕所粪污治理:鼓励各地结合实际,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支持专业化企业或个人进行改厕后的检查检修、定期收运、粪液粪渣资源化利用。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积极探索厕所粪污、畜禽养殖废弃物一并处理并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式。具备条件的村庄,建设专业化农业农村废弃物集中处理中心,实现畜禽养殖粪污、厕所粪污等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到年底,全省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5%以上。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到年 全省农村生活污水管控水平明显提升 具备条件的村庄建成集中 或分散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年,全省农村生活污水 乱排乱放得到有效管控 强化分类治理:城镇近郊的村庄,采用延伸城镇管网的方式,实行统一处理;人口规模较大的村庄,运用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曝气生物滤池、淹没式生物膜等技术集中处理;人口规模较小的村庄,采用化粪池、生态氧化塘、净化槽等技术分散处理。 强化梯次推进:继续抓好乐平市、分宜县、上栗县等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同时扩大试点范围,选择一批饮用水源保护区、水环境敏感区和重点旅游景区,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巩固百强中心镇生活污水治理成果,分阶段推进乡镇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可推进到人口比较密集的中心村。 强化污水管控:坚持控污与治污并重,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湖长制管理。加大村庄河道、沟渠整治力度,治理房前屋后、道路两侧排水沟,形成网络化的雨水排放体系。具备条件的村庄,铺设专用管道或暗沟,收集生产生活污水。开展村庄水塘清淤,逐步消灭农村黑臭水体。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加大水土流失防治力度。连片推进农村河道综合治理,改善农村河道水环境。 村容村貌 到年全省基本完成 不迁并村庄整治建设任务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乡风更加和谐文明 每年完成2万个村组的整治任务:加快完善自然村的“七改三网”(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沟、改塘、改环境,电网、广电网络、互联网络),努力实现村庄洁化、绿化、亮化、美化。有需求的行政村或较大自然村,因地制宜配套“8+4”公共服务设施(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卫生室、便民超市、农家书屋、文体活动场所、垃圾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公厕,小学、幼儿园、金融网点、公交站)。已整治建设过的村庄,也要对照标准,补齐建设短板。 高起点规划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注重与脱贫攻坚、发展乡村旅游、壮大村集体经济等相结合,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试点。按照AAA级以上乡村旅游标准,高起点规划设计、高标准建设施工、高质量连片推进,积极建设一批可持续发展的美丽宜居乡村试点县、试点乡镇、试点村庄、试点庭院。 绿化、亮化村庄:建设绿色生态村庄,抓好村庄周边、道路两旁和农户庭院的绿化。开展村庄亮化,在村庄主干道和公共活动场所安装新型节能路灯。 保护村庄文脉与自然生态风貌:传承历史文脉,修缮保护村内古院落、古祠堂、古井古树。治理农村散埋乱葬,完善农村公益性骨灰安葬设施。加强山水田林路系统治理,保护自然山水生态格局,实现村庄风貌与自然生态协调。 加强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严格落实《江西省传统村落保护条例》,组织开展传统村落申报,完善传统村落名录,建立传统村落档案。科学开展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修复并合理利用,建设农村文化大礼堂,打造农民精神文化家园。加大对全省中国传统村落、省级传统村落、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发展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保护和建管机制,使省级以上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得到有效保护。 村庄规划 到年,实现乡村规划管理全覆盖 加强规划:加快推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的编制,科学指导保护和建设工作。根据村庄的不同类型以及建设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分类确定村庄规划编制方法与内容,做到村庄功能布局优化。 建立健全镇村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推行“五到场一公示”制度(农村建房规划所、国土所、村委会、建房户四方做到选址、放线、下地基、巡查、竣工验收到场,全面实行建房挂牌公示制度),强化规划监管和农村建房规划许可审批。 严格落实“一户一宅”政策,引导农民利用现有宅基地、村内空闲地和荒山荒坡建房,有效控制农村建房用地增量。注重农房建设风貌引导和塑造,推广农村民居新户型。加强农村违章房、危房、废弃空心房治理,持续开展农房超高超大专项治理工作。 发挥村民主体作用 全面推行村民理事会制度:在村党组织领导下,组织村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坚持本人自愿、群众认可的原则,民主推选理事会成员,鼓励致富能手、复转军人、返乡创业农民工、退休公职人员加入,选优配强理事会长,完善村规民约,发动村民筹资投劳。县、乡要为村民理事会正常开展工作安排必要的经费。 积极发挥新乡贤作用:坚持“民事、民办、民议”的原则,以县为单位依法成立社会团体类的新农村建设促进会,聘请有志于建设家乡的热心人士担任会长,通过组织交流活动、进行项目推介等方式,动员在外农民企业家、成功人士、知名人士和专家学者等新乡贤,出谋划策、出资出力,支持家乡建设。年,全省每个设区市在试点的基础上,选择30%的县(市、区)推广成立新农村建设促进会,到年,全省要普遍组建新农村建设促进会。 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按照“三年整治、一年巩固”总体部署,持续实施《江西省农村“推动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行动方案》,聚焦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大操大办、厚葬薄养、黄赌毒、封建迷信、非法宗教等6项陈规陋习,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和村规民约,培育文明乡风,提升村民的环境与健康意识。 农田幽幽,鸟儿欢啼,牛群自得 硬底化村道宽敞整洁 一座座崭新的楼房矗立 这是你梦想中的江西农村吗?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是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基础工作 推动乡村振兴,江西动真格! 点 支持省里工作! 大江哥工资已与赞挂钩,一个赞两毛钱,求!打!赏!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suzx.com/ssuxdt/1575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