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2/2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安卓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ywbb_0912/131570.html

过大坳里,汽车沿着那度的天下第一弯划着规整的圆弧,我们撞进了一片清凉的世界。公路的两边是山,山上长满了油桐、杉松、毛竹。越往里走,山是更绿了,阳光也温和了许多,空气清新甜润,一丝丝大自然的芬芳迎面扑来。炎夏时节,也许是海拔高,或是山林茂密,这里的气温要低好几度,是天然的避暑胜地。这片秀美山乡,就是江西莲花县六市乡,与攸县、湘东和芦溪相邻,一座穿山钻岩的隧道,扼永莲入萍的咽喉。随着近年生态旅游的兴起,大美六市成为周边县区休闲的好去处。

大美六市,美在山林溪湖,更美在人文历史。走进六市,也许我们流连、赞赏海潭的茶园、黄桥的银杏、瑶山的古杉、板源冲的红豆杉和河江、窝底潭两座烟波浩渺的水库。然而,给我以感动的,是这片土地留存至今的古朴之风和上善之德。六市,如果仅仅止于自然风光的大美,显然那是缺少灵魂的美。六市乡的美,是有品格的。六市的大美,在于它的人文在于它的民风,在于已经融入这一方子民血脉的忠勇节孝。

快到六市乡镇中心的时候,公路旁突兀一峰,如浑圆的鸡蛋,乡人称之为“鸡子寨”。鸡子寨上有个天然溶洞,叫张天洞。虽然张天洞只是个普通的山洞,因洞壁上留有革命烈士张子铭的遗诗,张天洞成为需要特别保护的革命史迹。

张子铭,字俊岳,号子铭,年出生于莲花六市乡鸡冠石村。他少而好学,19岁考入萍乡达成师范,加入共产党,投身安源工人运动。回到莲花后,他以教书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在鸡冠石成立了党支部,并组织农民自卫队参加秋收暴动。

张天洞因洞口被一巨石遮挡,形成洞口朝天的景象。除了当地山民熟悉这一地形外,外人很难找到洞口。而现在,洞口的巨石被炸开,我们轻易地进入洞内,以手机的电光照亮洞壁,寻找到了久闻其名的烈士题诗:

飘然重问渔父津,

探得桃源几度春。

暴秦万劫人谁脱,

聊与清风作友人。

从表面上看,这首诗有隐士之风,但只要读一读诗的序言,其中“蒿目时艰,望景兴悲,因赋诗以寄恨云”,说明张子铭写诗是哀时之坚、悲国之痛。那世外桃源,其实就是他为之向往和奋斗的新生活。

张子铭被捕蹲在株洲的大牢里,所幸被彭德怀的红五军解救,就留在部队工作,任红五军团政治委员,参加了第一、二、三次反围剿。后随黄公略转战吉安,部队路过莲花,为了不耽误行军,张子铭托人带信叫妹妹到部队来见一面。他嘱咐妹妹说:“你在家要好生服侍亲人,等将来全中国解放了,就有好日子过了。”谁也想不到,这是张子铭兄妹的最后诀别。在攻打吉安的战斗中,张子铭壮烈牺牲。张子铭烈士没能探得桃源春色,他的鲜血化作了朵朵桃红。如今的张天洞下是一片春深似海的美景。烈士所向往的新世界早已实现。

西望群山莽莽,一派山林云烟之上时有熠熠光芒,那是英雄之气,文天祥所歌咏的天地正气。六市山背村有座勤王台,招讨将军吴希奭一家三十几口殉国集体安葬在这里。当年的誓师人已经消失在历史深处,空留荒草间的古台和断壁残碑。从南宋末年开始,八百年如流水飘逝,一座坟墓历经无数次修缮,保存完好至今,也算是奇迹。勤王台,已经成为精忠报国的精神依归,那轩昂于天地间的是至美至善至忠至勇。当国家有难,民间自有忠勇之士毁家纾国。吴希奭散尽家财,募招勇士,举起抗元的大旗。当文天祥兵败被俘押往崖山,吴希奭还在率军与大举南下的元兵激战十五昼夜。他的两个儿子带兵赶回救援,闻说父亲阵亡,义军覆没,悲痛万分,朝家乡方向一跪,拔剑自刎殉国。这是何等的壮烈!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血染家国故土,才有我们华夏绵绵不绝的五千年历史。

六市多忠勇刚烈之士,侠骨铮铮,也多贞孝之女,柔情似水。与山背村隔山相邻的西坑,有位为侍奉父亲终生不嫁的奇女子杨眷姑。她因为母亲的早逝且没有兄弟的依靠,选择了与父亲相依为命,一辈子在家侍奉父亲,养老送终。倚门倚闾,韶光暗转。她抑制住如春水般荡漾的芳心,花样年华在锅碗瓢盆中慢慢枯萎。她没有做过母亲,却像母亲一样关爱自己的父亲,恬退隐忍,含辛茹苦。她的故事感动了大清皇帝。皇上特意下了一道圣旨予以嘉奖,并建造“杨贞孝女眷姑侍父祠”。人去楼空的贞孝祠顽强矗立在偏远的乡间,默默诠释千古不易的忠悌孝义。老了故事,荒了流年,顽石上雕琢的花纹与字迹却不肯老去。圣旨石碑成了杨氏后人的珍藏,而雕刻在门墙上的楹联“贞守深闺龙章特表,孝昭前烈燕寝宏开”“青操四序慈姑竹,皎洁千秋孝女花”,伴随清风朗月,在赞美与传颂这位奇女子的孝行。快节奏多元化的当下,贞孝是需要重新审视与倡导的人性大美与大善。

六市在莲花县的最北端,而大沙又是六市的“北极”。这样一个窝在大山里的村庄,近年因为感动无数人的九旬老人王振美而闻名于世。王老,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村民。他一辈子崇德行善。孔圣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王振美曾经当过乡村教师,他最懂得,人生而为人的真谛。他最关爱的,是教育事业。暮年之际,他的生命之火熊熊燃烧。他91岁加入中国共产党,92岁拿出毕生积蓄50万元,成立“振美教育基金”,激励优秀教师和学子。无论荣登中国好人榜,还是授予全国道德模范称号,王老始终怀揣一颗平常心,做一个平凡人。95岁的他生病了,在萍乡住最便宜的普通病房,不向组织上伸手要特殊待遇。风烛残年的王振美还有一桩心愿:去世后将遗体和器官捐献出去,延续别人的生命,为国家作最后一次贡献。

六市与萍、攸交界,得风气之先,自古人杰地灵。六市地处乡野,乡野之人却多有家国情怀。于国,可以拼却头颅;于家,可以柔情万种;于道义、真理,以满腔的大爱孜孜以求,克己复礼,无私奉献。这就是大美、大善的六市。

作家风采

李晓斌,年11月出生,江西莲花人,系江西省作协会员、莲花县作协副主席、莲花县政协委员。供职于某行政机关。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散文选刊》《散文百家》《创作评谭》《民间文学》《中华辞赋》《诗词月刊》等刊物,著有《远岸遥灯》《故垒西边》《新诗讲义》等,与人合著《初心——甘祖昌传》。

“金鳌洲”投稿邮箱:jaz

.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suzx.com/ssuxcz/1021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