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上栗》之名人概况篇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片疆土孕育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优秀人物,也有着大量彪炳千秋的风流人物,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大显身手。走近他们,就是走近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走进他们,就是汇入襄垣古今的波澜壮阔。 本栏目由上栗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推送 金山镇张维 从上栗县城到金山镇山田村,有16华里,现在修了公路,通了汽车,交通十分方便。这16华里路本无特别之处。但是,在80多年前,在这条蜿蜒曲折、坎坷不平的山路上,有一个年轻的革命者,一步一个血印地走完了这16华里的全程,也走完了他生命的光荣历程,奏响了响彻云霄、流传百世的共产党人正气歌。这个人,就是曾任红军团长的张维烈士。 由山田村自建的张维烈士纪念碑 张维,原名张国全,年出生在金山镇山田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二。 年,他年仅17岁,就参加了革命工作,并在斗争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年,为了配合国共共同组织的北伐战争,他在家乡积极参加农民运动。 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失败了。张维没有被反革命的大屠杀所吓倒。他根据上级的指示,在家乡组织赤卫队,担任队长,与敌人展开了顽强的斗争。 他经常天不亮就出了门,要到深更半夜才能回家。赤卫队没有武器弹药,他就动员自已家里的堂兄弟和左邻右舍、亲朋好友,把梭镖、鸟铳拿出来,送给赤卫队。没有经费,他就到家境比较好一点的亲戚朋友家里去作宣传,动员他们捐助。在他的宣传动员下,乡亲们有的送物,有的捐钱,有的出力,革命烈火又在这个湘赣边界的小山村里熊熊燃烧起来。 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湘东独立师在萍乡大安里成立。他担任第一团团长,带领部队灵活作战,英勇杀敌,因而威震敌胆。 年7月,他在回乡探亲时,被叛徒出卖,遭敌人逮捕,关押在上栗市万寿宫监狱中。敌人见抓到一个红军团长,以为抓到一个大官,高兴得不得了,总想从他口里挖出一些有用的情况来。他们先是虚情假意地劝降,又是封官,又是许愿,又是盛宴招待。但是,张维一眼就看穿了敌人的把戏。他冷冷地说:“不要枉费心机了,要杀要剐随你们的便!”敌人见软的不行,碰了一鼻的灰,就恼羞成怒,换了硬的,什么鞭子抽、棍子打、吊半边猪、坐老虎凳,几乎每天都用酷刑,但都不能使张维屈服。后来,气急败坏的敌人把张维的脱光,将烙铁烧红,死劲地按在他的身上。张维身上的皮肉被烙得“吱吱”直响,散发出一股股刺鼻的焦糊味,痛得他昏死了过去。敌人又用凉水把张维泼醒,问他:“说不说?”张维虽然痛得锥心刺骨,头冒大汗,仍是咬紧牙关,一声不吭。 后来,敌人又把窑砖烧红,几个人死劲把张维的双脚按在烧红的砖上。张维一双脚板被烧得血肉模糊,穿不得鞋袜,只要脚一着地,就像有千根万根钢针猛烈地扎着。但他始终没吭过一声痛,没皱过一次眉。 张维被敌人关押了将近7个月,几乎天天都要遭受严刑拷打,已被敌人折磨得奄奄一息,但他坚贞不屈,毫不动摇。敌人使尽诡计,用尽酷刑,却不能从张维嘴里撬出一点有用的东西。愚蠢凶暴的敌人终于无计可施了,于是,他们决定残酷杀害张维。 山田村革命烈士名单 年2月的一天,乌云低垂,寒风怒号。一队匪兵把张维五花大绑,押上了从上栗市到山田村的16里山路。张维赤着脚,每走一步,地上就留下了一个鲜红的脚印。这些鲜红的血印,把16里山路串联起来。16里路上留下了多少血印啊,谁也数不清,张维自己也不清楚。但他心里很明白,这是敌人想把自己押到家乡村子里去“杀一儆百”。决不能让敌人阴谋得逞!要借着这个机会宣传革命,宣传共产主义。想到这里,他不由发出一声冷笑,拼尽全身力气,一路上不断呼喊着震撼人心的口号:“打倒蒋介石反动派!”“打倒土豪劣绅!”“中国共产党万岁!”“工农红军万岁!” 敌人好不容易把张维押到山田村黎家山下的一丘田边。敌人妄图让张维跪下。张维像一棵巨松,不,更像一座山峰,岿然屹立,丝毫不动。最后,张维倒在敌人的屠刀之下,这时,他还不到24岁。 张维英勇地献出了年青而又宝贵的生命。凶残的敌人还觉得不解恨,又把他的头颅挂在上栗大石桥上“示众”。残酷而又愚蠢的敌人总以为他们的屠杀可以吓倒革命者,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几天之后一个漆黑的夜里,山田村农民李守煌冒着全家人掉脑袋的危险,爬到桥上把烈士头颅偷了回来。然后,又和村民们一起,怀着崇敬的心情,秘密安葬了烈士的遗体,留下烈士的耿耿忠骸。敌人的阴谋,在英勇无畏的山田人民面前,又遭到了可耻的失败。 如今,张维烈士就安息在山田村的公路旁边。当年那鲜红的血印串起来的16里公路,早就变宽变平变直了。烈士的鲜血,也早就幻化成了宽阔的国道、林立的楼房、崛起的城镇。路旁的小丘上,早已山花烂漫,这是九泉之下的烈士在微笑。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最好白癜风初期症状表现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suzx.com/ssuxly/216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