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栗县辖6个镇、4个乡,每个乡镇有着不同的名字,名字背后有着不同的故事。你知道你家乡的来历吗?名字中究竟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原来,它们的前世今生是这样的……01上栗镇 上栗镇地处湘赣边陲,县境中部,东邻宜春市水江乡和鸡冠山乡横下村、三境村,南与东源乡天井村、杨岐乡文岐村,长平乡流江,狮岭村山水相连,西与湖南省醴陵市富里镇塘坊村相依,北靠金山镇金山村、凤鸣村。上栗镇是县人民政府驻地,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 ▲栗水风光 上栗镇一驻地得名。唐显庆年间(~)荣姓54代泰公自浙江会稽县来此辟村,建村于栗城成林之上首,故名上栗。嗣后,吴、江、卢、文、魏相继迁入,争相立祠建庙、修桥、开店、渐成集镇,俗名上栗市,因濒临栗水,亦称栗江镇。境内水陆交通便捷,昔时民船顺栗河而下,可直达湖南醴陵渌水入湘江。自古为浙赣边贸重镇,战略优势明显,明洪武二年()袁临兵备道在此设立上栗巡检同知。 ▲栗江桥 民国时期,属萍乡县栗江镇和从德乡。解放初属上栗区,辖上栗南北两街,渌塘、胜利、四海、南源等乡。 年镇社分设,集镇称上栗镇,农村称上栗人民公社。 年镇社合并为上栗镇。 年改为上栗区上栗镇。 年撤区设县,改名上栗县上栗镇。 02桐木镇桐木镇位于湘赣边境,萍乡市北陲,离县城18公里,距萍城48公里。东邻宜春市慈化镇,南与宜春水江乡接壤,西与本县金山镇毗邻,北接湖南省浏阳市。省道上万公路自西向东斜贯,为湘赣两省三县市七乡镇接壤之重镇,东西宽18公里,南北长约20.7公里,面积.5平方公里,地形扁长。 ▲桐木风光 驻地桐木街,春秋属楚,相传当年楚昭王曾因躲避战乱经过本镇一个小山村,在山峰修建了练兵台,后人为纪念他,将该山取名楚山,并在村旁建了楚山庙,至今保存完好,楚山村也因此而得名。年,在本镇荆坪村船形岭发掘出少量新石器时代石器,石斧、石箭等,说明在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祖先就已在桐木一带狩猎为生。 境内风光秀美、奇特,溶洞多,较典型的有茶园石洞,蕉源二号洞、楚山龙洞等。名胜古迹以雄居宝塔顶峰的震龙塔,佛教圣地满觉寺、多宝寺较为著名,还有相传春秋时期楚昭王落难时修筑的楚王台、楚昭王庙等。 ▲楚昭王庙 年6月,桐木被划入湖南省浏九区,8月1日,中共湖南省委决定恢复湘东特委,上旬,中共湘东特委在桐木街李氏祠堂召开成立大会,选举张启龙任湘东特委书记、石青、袁德生等同志任常委;中旬,中共萍乡县委在桐木老街团山岭下李氏祠堂成立,选举曾道一为县委书记。同时,桐木划归萍乡县管辖,为萍北二区。嗣后,改为萍五区、萍七区。 年底改为桐木区。枣木、黄图、杨坊、周田、桐木、涧山、湖塘、石头、丹桂、城冲、桐木街、崇德、蕉源、枧冲、楚山等地相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桐木地图 年解放后,同年11月,桐木区改称萍乡县十四区,下设18个乡政权。 年5月27日,撤销十四区,并入上栗区,原十四区内设5个乡。 年11月,撤区建乡,桐木原五个小乡从上栗区析出成立桐木乡。 年9月,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桐木改乡建社,称桐木人民公社,辖36个生产大队。 年3月,桐木公社撤社建乡,称桐木乡,辖21个村,1个街道居委会。 年3月5日桐木撤乡建镇。 03鸡冠山乡鸡冠山乡位于县城正东边陲,距县城7公里。东与宜春市水江乡上洞村接壤,南邻杨岐乡黄冲村,西接金山镇山口村,北靠桐木镇洪东村。 ▲鸡冠山 鸡冠山乡原名“秋江”,以境内鸡冠岭得名。清末前称安乐乡,民国年间改为和平乡,驻地庙背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萍乡县桐木区。 年后分属桐木、上栗两公社所辖。 年划芦下村设国营鸡冠山林场。 年豆田、横下、芦下、鸡冠、庙背、三垅、驿马、流源等大队划入江西省鸡冠山林杨,称国营鸡冠山综合垦殖场。 年1月,乡、场分设、垦殖场的农村部分从场析出,成立上栗区鸡冠山乡。 年12月,鸡冠山乡的黄冲、太平、水井、卯田、南源、金鸡、保护、千丘、西安、关上、关下、杨岐等12个村析出,成立杨岐乡。 ▲王二仙庙 鸡冠山历史悠久。境内的“二仙庙”为原宜萍地区乡苏维埃政府驻地,现为萍乡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萍浏醴起义的主要领导人蔡绍南系境内高田村人氏,圳上村的牛鼻子洞、罗刹洞和驿马村的锣鼓洞均为风光奇特的赣西著名溶洞之一。 04赤山镇赤山镇位于萍乡市东北部,县城之南,东邻宜春袁州区竹亭乡,天台乡,南接市内开发区;西连彭高镇韶陂村,北靠东源乡桥头村,总面积85.4平方公里。 ▲赤山镇人民政府 赤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年,省、市考古队在赤山镇宝塔岭挖掘到9万平方米的古城遗址,由此论证早在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人类就开始在这里劳动、繁衍生息。 ▲枫林水库 解放前夕属萍乡县三善、楼下、进化3个乡。解放初期属积善、赤山两个区。 年成立赤山人民公社。 年归属福田区。 年为赤山、楼下两个公社。 年两社合并,称赤山公社。 年改属上栗区,年春改上栗区赤山乡。 年撤乡建镇。镇政府驻地宝塔岭。距市城13公里,距县城45公里,以境内有赤山桥得名。 05福田镇福田镇地处萍乡市中部,上栗县南端。距萍乡市政府7公里,距县城26公里。地形东西向较窄,南北向较宽。东邻东源乡、彭高镇,西接长平乡、安源区青山镇,南连安源经济开发区田中管理处,北接杨岐和长平乡新华村。 ▲福田风光 年冬,省、市考古工作者在本境原三田村发现一处面积为4.5万平方米的古城遗址,城基宽12米,高3米;城墙砂质土夯筑而成,宽3米,残高4米;城内有大量的石器、陶器和青铜器。透地遗留的城墙和石器等,综合判断为春秋战国时的方国城桓(或封国)。不久,考古工作者又在该村发现了西汉墓,汉墓用砖砌成拱形,并出土大量铁器和陶器。说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福田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就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准。 ▲福田新农村 本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萍乡县清明乡。 年,成立福田人民公社,隶属福田村。 年冬,因坛华水库纠纷问题,马棚大队从福田人民公社析出,归彭高人民公社管辖。同年关下大队划出归国营鸡冠山垦殖场管辖。 年,因青山镇温盘大队与福田公社源头大队部分社员争水,源头大队划出归原城关区青山镇管辖。 ▲福田桥 年上栗成立县级区,改名上栗区福田人民公社。 年撤社建乡,称上栗区福田乡,辖19个行政村,土地总面积为57.13平方公里。 年,撤乡建镇,称上栗区福田镇。 年,硖石村、三田村、田中村划归安源经济开发区管辖。 年9月,文歧、桃花、清溪、安全、清泉、园艺场6个村合并为桃文、清溪、清泉3个村,境辖13个行政村。 资料来源:《上栗县志》 整理发布:微上栗小编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上栗各乡镇历史变化这么多,是不是感觉又长了不少知识?还没看过瘾?不急,剩下的部分乡镇我们将在近期推出,敬请期待吧! 微上栗?为上栗 白癜风能彻底治好吗北京中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