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8/2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白癜风诊疗目标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423/5327538.html

五四运动是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一批自觉担当天下的新青年成长起来了。他们是一个结果,更是一个新的萌芽。

浏阳青年,从戊戌变法开始,经过自立军起义、萍浏醴起义,到辛亥革命,始终站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前列。五四运动,浏阳青年没有缺席。

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四个半”浏阳人。他们是浏阳沿溪人罗章龙、小河人罗汉、官渡人李梅羹、淮川人宋天放,以及浏阳文家市的外孙张国焘。

罗章龙,年11月30日出生于浏阳市沿溪镇梓山村(今沙龙村)一个农民家庭。年至年,在长沙长郡中学读书。年5月中旬,罗章龙赴长沙司马里第一中学访友时,于该校会客室门外墙端,偶见署名“二十八划生”的《征友启事》,因此与毛泽东建立了终生的友谊。后来,毛泽东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谈话时回忆当时情景说:“二十八划生征友启事发出后,我从这个广告得到的回答一共有三个半人。一个回答来自罗章龙,他后来参加了共产党。”年4月14日,毛泽东、罗章龙等在岳麓山蔡和森家发起成立了新民学会。8月19日,毛泽东与罗章龙、萧子昇等新民学会会员,由湖南到北京,准备赴法勤工俭学。当时,他们8人住在一间小屋,在高炕上大被同眠,挤得几乎透不过气来,连翻身都得先同两旁的人打招呼。毛泽东经杨昌济介绍,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当助理员。罗章龙于9月考入北京大学。

罗章龙进北大时,陈独秀已在校执教。罗章龙在中学时,就是《新青年》的热情读者,尤爱读署名独秀的文章;进北大后,则“近水楼台先得月”,深受陈独秀的影响。罗章龙后来回忆说:“他(陈独秀)常向我们谈到法国大革命和巴黎公社,对巴黎市民攻破巴士底狱和建立工人政权的革命壮举十分向往”;“他的这些言论非常符合当时激进青年的心意。青年们对他十分敬佩,亦步亦趋团结在他的周围。正是在他这些号召的鼓动下,易克嶷、匡互生……王有德和我等各院校的青年学生,在‘五四’前夕,秘密组成了一个行动小组。在‘五四’那天采取了火烧赵家楼、痛殴章宗祥的直接行动。”“五四”运动中罗章龙不仅参加游行集会、火烧赵家楼的斗争,而且当陈独秀被捕后,立即投入到营救他的行列。“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罗章龙参加了发起组织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活动。他们广采博收,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文献的研究,酝酿新的组织形式,讨论学会章程和会员公约等。

年3月,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诞生。学会设有书记2人,由王有德和罗章龙担任,王负责学会内部组织事务,罗负责学会对外联络责任。随后和李大钊发起组织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是中共创建时的第一批党员之一。曾先后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三至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央委员或候补中央委员。曾任中共北方区委委员、中共中央工委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等职。在组织发动中国北方工人运动中做了大量工作。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年起,退出政治舞台,转入高等学校任教。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罗章龙奉调北京,被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并担任中国革命博物馆顾问。他虽已耄耋之年,却勤奋不辍,积极撰写革命历史回忆录,先后著有《椿园载记》《椿园诗草》等,翻译了《为人类工作》等著作。还先后发表各类文章多篇。年因病逝世,享年99岁。

作者在罗章龙故居遗址旁边的罗氏祠堂与罗氏宗亲合影

罗汉,浏阳市小河乡田心村人,年出生于一个有百余亩良田和商铺的大地主家庭。罗汉幼年在族人所办的私塾启蒙读书。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因受陈独秀、李大钊及新文化思潮的影响,与同乡同学罗章龙、李梅羹等人积极参加和组织学生爱国运动,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陈独秀的学生,并一生追随陈独秀。

五四运动中,罗汉是有名的学生运动领袖。罗章龙在《回忆五四运动和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中说:“五四运动以前,北京大学还没有正式的全校学生会,但各班、各系、各院都有学生会组织存在。他们形成一个小组,小组的主要成员为:纵宇(罗章龙)、弥耕(李梅羹)、无坚、赓甫(易克嶷)、海潮(罗汉)、互孙(匡互生)、隐沧(张隐沧)、树荣(张树荣)、德荣(陈德荣)、天放(宋天放)、雨溟(吴汝铭)、澄宇(刘澄宇)、百英(缪伯英,女)等,但没有正式的委员会或书记,对外也没有名称。小组的人常常碰头议论些当前的重大政治问题,平时则分散到各校学生会各团体中活动,有事就集中,推定临时负责人纵宇、赓甫、海潮等研究方略。”“青岛事件发生,巴黎噩耗传来,广大学生群众非常愤慨,小组成员集中在高师讨论这个问题,大家认为静等政府制裁卖国贼是没有希望的,必须发挥国民外交作用,采用民众力量来制裁。为了有效地推进运动,我们成立了秘密行动小组,推定了负责人互孙、海潮、纵宇等具体部署工作。这个小组成员以国立八校为主,小组行动方案决定后,个个奋勇当先,斗志昂扬。”这里提到的互孙、海潮、纵宇,指的就是匡互生(互孙)、罗汉(海潮)和罗章龙(纵宇)。当五四运动的学生游行队伍浩浩荡荡开到赵家楼的时候,赵家楼外面的胡同里面已经戒备森严,布满军警特务,曹宅铁门紧锁。他们决定三个人搭人梯从窗户爬进去,于是,匡互生、罗汉和罗章龙先后从窗户进入曹汝霖住宅,写进历史的“痛打章宗祥,火烧赵家楼”就这样发生了。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曹汝霖的小老婆苏佩秋当时正在屋内,是罗汉、罗章龙上前把她引出火场,并护送她到另外的地方躲避。

五四运动时的学生领袖绝大多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创建及马克思主义宣传活动,罗汉也不例外。张国焘回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第一次会议在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以后几天举行。到会者50人以上,由李大钊致开幕词,我也在那次会议上发言。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大多数人都出席了。”罗汉是参加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成员之一,并参加研究会的活动。张国焘在回忆中称“罗汉是我五四运动时即在一起共事的老同志、老朋友,他与毛泽东也有旧谊,后来脱离中共,成为陈独秀‘托派’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五四运动后,大批进步学生留学海外。青年团员罗汉也于年底由北京赴法国勤工俭学,主要学习电木专业,并积极参加“勤工俭学会”的活动。年10月,由于参加组织勤工俭学学生进占里昂中法大学的斗争,遭到中国驻法公使馆和法国当局的干涉镇压,被武装“押送回国”。年6月,参加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作为12位代表中唯一的外省籍代表,罗汉对开辟海南早期的党团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他之后的人生道路也历经波折,大革命失败后,他在苏联卷入斯大林和托洛茨基党内斗争中,先后成为陈独秀“托派”组织的干将和党外民主人士。后来以电木工程师的身份,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少将技术员(军委会工兵署技术员),从事技术工作,并照顾陈独秀晚年的生活。年5月3日上午,罗汉在日军飞机大轰炸中失踪。

位于罗汉故里小河乡的罗汉纪念馆,附近有一株罗汉松古树

李梅羹,年生,浏阳市官渡镇松江村(今并入竹山)人。又名李兴炽。年考入北京医专,后转入北京大学德文系学习。参加过五四运动。是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发起人之一,北京共产党小组成员。曾翻译过德文版《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并油印发行过。年8月参加中共北京地委的领导工作,参与组织长辛店、唐山等地的工人运动。年受派遣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年回国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翻译室主任。年6月参加中共六大筹备工作,任大会德文翻译组组长。年病逝于南宁。

年3月,在李大钊同志指导下,由北京大学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和革命学生邓中夏、罗章龙、黄日葵、何孟雄、李梅羹、范鸿劼、刘仁静、高尚德、朱务善等十九人联名发起组织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李梅羹是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十九位发起人之一。

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之后的三大任务之一是:编译、刊印马克思全集和有关著作。组织有翻译能力的会员成立译书小组,分别译出康慕尼斯特丛书、列宁丛书、马克思丛书等多种,并在年《响导》上刊登过“康慕尼斋”的译书计划,这对研究马克思主义原著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对于德文专业的李梅羹来说,是肯定参与并发挥了重要作用的。

关于第一个翻译《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作者,现在党史界公认为是浙江义乌人陈望道。那么,李梅羹在中国较早翻译德文版《共产党宣言》之说又从何而来?杨东莼教授曾经回忆:北京大学的李梅羹等也“曾翻译德文本《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并油印发行过”。罗章龙年3月回忆:“毛泽东第二次来北京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庞大的翻译组,大量翻译外文书籍,《共产党宣言》就是其中一本。《共产党宣言》不长,全文翻译了,按照德文翻译的,我们自己还誊写,油印,没有铅印稿,只是油印稿。我们酝酿翻译的时间很长,毛主席第二次来北京后看到了。”可以这样认定:年春毛泽东第二次来北京时阅读的《共产党宣言》,不是陈望道的译本,而是罗章龙所说的那个译本。所以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夏远生认为:陈望道是第一个翻译《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中国人,这毋庸置疑;不过,有很多建党早期人物回忆,李梅羹在年春根据德文版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的中文版,推出了油印本,而陈望道根据英、日文版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译铅印本,是在年8月推出的。所以,李梅羹应该是较早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人。

李梅羹故里官渡镇

对比前面三位“五四”先驱,宋天放是资料最少的一位。淮川街道志记载:宋天放,年生于浏阳县城名门望族。他是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发起人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员,北京“五四”爱国反日大游行行动小组策划人之一,“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样”和“二七”大罢工的直接参与者。曾编写《京汉铁路工人流血记》,并任中共北京区委党刊《工人月刊》编辑。善书法、金石、篆刻。年逝世,时年43岁。在罗章龙的回忆录中,有宋天放一个非常生动的情节。在“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样”之前,秘密行动小组研究,确定宋天放、吴汝铭等人去探查卖国贼的住宅,查明行动的门路、进出的路线,为行动做好了前期准备。

张国焘(-),字恺荫,又名特立,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金山镇山明村人,他的母亲是文家市清江刘氏刘廷汲之三女刘秋兰,他少年时代曾经在文家市里仁学校就读。所以我斗胆也把他列为半个浏阳人,我想张公的在天之灵一定不会反对。他年秋考入北京大学理科预科,年10月预科期满转入哲学系本科,至年毕业。他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赞同陈独秀的科学与民主救中国的主张。后又受李大钊的影响,对社会主义产生了兴趣。年10月,国民杂志社在李大钊指导下成立,张国焘任首届总务股干事。年3月,他又与邓中夏、罗章龙等一起组织了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他对此非常热心,先后在民众中作了《知识与快乐》《欧洲和会与世界和平》《自卫》《解放》《蟠桃宫》《衣食住》等多次讲演。他还与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支持的新潮社保持着密切联系。张国焘是在五四运动中起核心领导作用的北大学生中最活跃的分子之一。5月1日,北京大学学生得知和会拒绝中国要求的消息。在5月3日晚的千人集会上,张国焘发表了慷慨激昂、声泪俱下的讲演。会议通过决议:1.联合各界力争;2.通电巴黎专使,坚持不在和约上签字;3.通电全国各省市于5月7日国耻纪念日举行群众游行示威;4.齐集天安门,举行学界大示威。

5月4日上午11时,北大学生在一院集合,准备出发去天安门。蔡元培校长得知后出来劝阻。这时,学生易克嶷向校长痛陈学生内心积愤,恳请校长不要阻止。张国焘也上前对校长说:“示威游行势在必行,校长事先本不知道,现在不必再管,请校长回办公室去罢。”然后同几名学生一道将校长送走了。

“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样”之后,张国焘等几个担任游行指挥的学生认为目的已经达到,于是分头通知学生迅速整队撤离回校。随后大批军警赶到,逮捕了许德珩等32名学生。许德珩当时写诗记述了此事:“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救国自千秋。”

5月5日,北大学生干事会和北京学生联合会成立,张国焘当选为北大学生会干事和北京学联讲演部长。北大校长蔡元培和其他学校校长联名保释学生。5月7日,被捕学生被释放。

五四运动爆发后,抵制日货立即成为爱国学生的自然行动,也成为运动最广泛的斗争方式之一。6月2日,张国焘及其同学钟笃余等7人在王府井东安市场进行宣传,售卖国货,被警察署逮捕。张国焘针锋相对,面对面展开斗争。他们能言善辩,寸步不让,搞得警方十分难堪和无奈。

张国焘等人的被捕,激起了北京广大学生的义愤。上海、南京等地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支持北京学生。在正义力量的压力下,北京政府只好释放被捕学生。6月8日,张国焘等人被用汽车送回学校。

6月中旬,张国焘前往上海参加全国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并被选任总务方面的工作。为营救陈独秀和其他被捕的北京学联负责人,7月初,张国焘回京主持学联工作,担任北京学生联合会主席,不久又担任了北大学生会总务部主任兼评议部主席。在这场营救活动中,张国焘做了大量的诸如主持会议、指导内部工作、对外通讯联络、沟通各校教职员和学生间的意见等工作。由于各界人士竭力营救,陈独秀于9月16日获释。在北大学生欢迎他出狱的大会上,张国焘担任大会主席并致词。

次年1月,他两次拜访孙中山。之后,与陈独秀、毛泽东等26人共同发起组织上海工读互助团,3月参加李大钊、罗章龙等人组织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由此逐渐成为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积极分子。9月下旬成为北京共产党组织的第三名党员,与李大钊、张申府在李大钊办公室正式成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一年后,张国焘出席中共一大并主持会议,在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任组织工作。

没有挂牌的张国焘、张国庶故居

在五四运动一百年之际,我驱车湘赣边界,走访了几位“五四”先驱的故里,寻觅了他们生前身后的点滴小事。

罗章龙仅有兄弟二人。弟弟罗章凤,年7月21日出生。胞兄罗章龙是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主要成员,父亲大革命时期参加了农民协会工作。罗章凤读小学后因为家庭生活困难而辍学,经罗章龙介绍和资助,年考入毛泽东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附设湘江中学。这是一所革命学校,学生中有许多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和工农运动骨干。罗章凤在湘江中学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在师友的启发帮助下,进步很快,要求参加革命,进一步探求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罗章龙将罗章凤的想法写信告诉毛泽东,毛泽东吸收他入广州农讲所第六期学习。罗章凤在农讲所学习期间,由毛泽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奉派去苏联学习。此期间,曾列席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年8月,从苏联回国后,先在上海中共中央军委工作,后调全国苏维埃筹备委员会任保卫处长。年冬,在上海住处被捕。几经刑讯,坚贞不屈,被敌杀害。牺牲前,写下遗书一封,其中写道:“革命乃神圣事业,我为革命而死,死得其所,心情坦荡,毫无遗憾!”罗章龙、罗章凤的后人现定居北京和武汉。今年清明节,罗章龙之曾孙回到浏阳扫墓、祭祖,受到乡亲们的热烈欢迎。现在沿溪镇还有许多罗章龙兄弟的几个堂侄。

罗汉失踪之后,留下妻子和幼子流落四川内江。后来儿子在贵州工作,定居贵阳。现在儿子已经逝世,儿媳妇曾经来浏阳寻访罗汉的遗迹。

李梅羹唯一的儿子是西安交通大学退休的教授。

宋天放的后人暂时没有信息。

张国焘共有兄弟四人。除老二张国燕早死外,老大张国焘和两位弟弟全部加入中国共产党。其中,老三张国庶毕业于莫斯科中山大学,年前后担任中共江西省委第一任书记。同年5月被捕。后来被红军活捉的张辉瓒亲自审讯张国庶。张国庶宁死不屈,受尽酷刑而死,死后尸体被沉入了赣江。张国庶的妻子晏碧芳被砍去头颅,暴尸三天。夫妻二人成为著名的革命烈士,可谓誉满天下。老四张国杰也曾是共产党员,在大革命失败后,退隐田间,务农为生,过了一辈子平凡的生活。临终前,他说,我没有光辉的历史,唯有踏实的农家生活。张国杰的子孙现在依然在老家生活,他们这样评价张国焘三兄弟:时势造英雄,国焘大伯的结局叫人遗憾和痛心。国庶二伯英勇牺牲,使我们感到惋惜和骄傲。看到自己平凡一生的父亲,我们感到满足。

五四运动一百年纪念日作者在罗章龙故里查阅罗氏族谱

百年弹指一挥间。一百年过去了,百年前的风云人物或早逝,或离开,或失踪,最终成为了历史。他们在一百年的历史中,或者赫赫有名,或者寂寂无声,留下故乡后学无尽的感慨。

无论怎么样,他们都是浏阳这一块土地孕育出来的“五四”先驱,他们都是在黑暗中曾经探索前行的早期人物,他们用自己的爱国情怀和聪明才智写下了那一页辉煌灿烂的篇章。他们是值得总结和研究的时代精英,是值得挖掘和书写的历史人物。

正是一代代浏阳青年不忘初心、不懈接力,推动着浏阳在历史的跌宕、时代的奔涌中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百年前的那一帧帧青春影像,那一幕幕激情画面,早已定格于神州大地的历史长河,升腾成浏阳精神的鲜亮底色。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价值追求,是我们薪火相传的使命所系;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理想信念,是我们砥砺奋进的不竭动力!

今天的浏阳青年,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就是要接过五四的火炬,以改革奋斗追逐青春梦想,让先贤之光照亮前进征程,努力抒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先辈的新篇章!

浏阳先贤系列缅怀文章

浏阳河畔美丽的乡愁——刘人熙逝世百年祭

九曲浏河一往情深——廖静文的故园情

树高千尺不忘根——胡耀邦和他的母校浏阳一中

纪念谭嗣同殉难周年:昭雪在千秋百世——谭继洵谭嗣同的父子情

纪念谭嗣同殉难周年: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的师生情

将军本色是农人——写在花鼓戏《胡子将军》开排之际

纪念谭嗣同殉难周年:我愿将身化明月——谭嗣襄谭嗣同兄弟与台湾

将军百战死——怀念浏阳籍抗日名将彭士量

中华易氏始祖易雄随笔

刘正初

赞赏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suzx.com/ssuxcz/890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