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6/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天气:

1、文明花开耀赣西——上栗县深化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掠影

这里是一方拥有厚重文化底蕴的热土

早在多年前,百越一族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唐宋时期,方会禅师在这里开宗立派,造就了“杨岐灯盏名千古”的盛景;明清时代,一艘艘满载“正鞭”“八扣”的帆船从这里起航,与瓷器、茶叶一道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进入现代,这里英才辈出,刘凤诰、李有棠、彭康、喻宜萱等历史文化名人交相辉映,灿若星辰。

这是一个感恩奋进的现代化城市。凭借着地处赣湘边界的独特地理位置,52万上栗人民紧扣“建设富裕和谐秀美现代化江西”目标,纵深推进经济强县、文化名县、宜居美县建设,一以贯之纵深推进文明城市创建,让实力在创建中提升、城乡在创建中变美、人心在创建中凝聚,有效提升了崇德向善的荣耀感、文化厚重的归属感、和谐宜居的获得感、嘉言懿行的亲切感。

城乡,在建设中变美

县委书记肖妮娜,县长利军现场调度文明创建工作

夜幕降临,璀璨的灯光,把栗水河装扮得流光溢彩。在上栗县沿河南路,市民们正在饭后散步。休闲之余,他们谈论得最多的,是这座城市的最新变化。

栗水之晨

栗江之夜

城市形象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直观的体现。上栗县委、县政府始终秉承“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管、高水平经营”理念,坚持把建美城乡作为决胜“大变样”的“主战场”,科学编制了城乡发展规划,多措并举筹措城乡建设资金,奋力把城市建美、建精、建出品位,精心绘就赏心悦目的宜居画卷。

大地红广场

围绕把县城建成令人向往和留恋的宜居魅力之城,上栗县坚持主城区改造、新城区建设同步,累计投资约30亿元大刀阔斧推进城市建设。伴随着绕城公路、通城大道、杨宣公路等数十条县内道路的建成,内部交通网络更趋完善。栗江公园、大地红广场、李畋公园、李畋大道如期完成改造,“一河两岸”亮化工程等近20个新型城镇化项目如期完成,小街小巷“白改黑”全覆盖,花炮文化博览园、花炮科研所、文体中心、上栗中学胜利校区等项目相继完成,让城市配套功能更趋完善,吸引了碧桂园、红星美凯龙等高端城市综合体进驻。

李畋公园

栗江公园

即将建成投用的花炮文化博览园

牢记“精致建设”更需“精细管理”,上栗县强力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明确规定城乡所有建设项目必须经过城规委审批,将23个职能部门列入城乡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把市政、园林、路灯等相关管理职能全部划归城管局,在县城管局设立警务室,采用BOT模式引进家宝环卫公司实行城乡环卫工作市场化作业,有效解决了城管体制机制不畅的问题。

全新的城乡环卫清运车

改造一新的农贸市场

生态公厕

致力于推进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上栗县全面实施硬化、绿化、亮化、美化、文化、净化“六化”工程,常态化推进文明城市创建。自去年以来,全县累计硬化小街小巷16.5万平方米,植绿补绿株,新增LED节能路灯盏,设置彩色窨井盖及文化墙2.3万平方米。与此同时,集中力量整治了“水果街”、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严厉打击工地扬尘、道路抛洒、乱排乱倒、乱贴乱堆等行为,持续加大高铁沿线环境整治和主干道两旁“两违”、道路抛撒扬尘和车辆超载治理力度,创新推进“绿色示范带”和“文明交通示范路”建设,确保了街道变“靓”、道路变“美”、水质变“清”。

街道、小巷“六化”工程

改造后的群芳路

在倾力建美城市的同时,上栗县坚持以乡镇“六个一”工程为抓手,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让广袤农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近年来,上栗县先后完成个省级新农村示范村点建设,完成改路公里,改水%、改厕2.5万户,拆除旧烂屋2万平方米,改造民居余栋。改余坪1.5万平方米,改水沟8万米,改塘90余口。新种植绿化苗木余万株,新增绿地面积万平方米,新涌现出新坊等绿色示范路,赤山幕冲、长平佛溪、福田边塘等美丽乡村。

傩文化长廊荆坪美丽乡村

傩文小镇

新坊公路

与此同时,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为全县个行政村共配备垃圾桶12.8万只、转运车28辆、清运车余辆,新建成“绿色兑换银行”9家、再生资源回收站个、垃圾中转站6个,新聘用农村保洁员名,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奠定坚实基础。在推进农村环卫一体化作业的基础上,上栗县定期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对整治成效进行“评”、制作曝光专题片“晒”、利用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suzx.com/ssuxcz/860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