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9-2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武功山的主体到底在哪?

为什么江西省政府目前将金顶划归安福县和萍乡市芦溪县共有?徐霞客究竟爬了武功山哪座峰?

武功山

江西的一座处女山

历史上曾与衡山、庐山并称江南三大名山,被冠以衡首庐尾武功中

宗教文化古迹众多,人文厚重

高山草甸、奇峰怪石、五星日出、云海瀑布、高山杜鹃、温泉漂流

风景优美乃江南一绝

但是为什么迟迟没有大的发展

......

接下来看刚才的那几个问题

武功山的主体在哪?

就历史来看,年前,安福县曾经很辉煌,今天的芦溪县地界、宜春市地界,当时都属于安福管辖,也即安福统领整个武功山脉的范围。但这只是历史,如今不算。后来,安福县属于吉安市管辖,因为安福的水流向吉安市,最终流入赣江。类似,芦溪县属于宜春市管辖,因为芦溪的水流向宜春市,最终流入赣江。后来,芦溪县属于萍乡市(这个后文再叙)。现在,我们只按照江西省的最新行政区划分来说话(为什么会画成这样,后文再说)。现在的划分是,以分水岭为界:武功山东面流入泸水的区域是安福县,泸水最终进入吉安;武功山西面流入袁水的区域是芦溪县,袁水最终进入宜春。(是进入宜春,有意思哈)最新的安福县行政区地图:可以看出,武功山东南面的所有支流齐聚泸水,继续往东进入吉安(但这并不是景点的关键)。武功山的景点主体落在安福侧的原因是:(1)、从地图看,安福在武功山的东面和东南面、向阳,所以山脊上的高山草甸都长在安福侧(后文看图哈);而芦溪县在武功山的西面和西北面,只是承担西北风、面阴,所以山脊线分水岭的西北面只是长灌木。没有高山草甸(后文看图哈)。(2)向阳的东南面安福侧的坡度缓,形成了高山草甸;面阴的西北面芦溪侧的坡度陡,没法形成高山草甸;(3)香炉峰景区只在安福一侧(后文看图哈);(4)羊狮幕景区只在安福一侧(后文看图哈);(5)武功湖景区只在安福一侧,适合形成云海。以上仅仅是针对山脊上的高海拔景色,至于山腰或者山脚各处的飞瀑流溪以及其它景色,东、西2侧应该都是非常多的,不胜枚举。再看,最新的芦溪县行政区地图:很稀奇,县区内的水流入袁水,进入宜春市而不是萍乡市(这个后文再说)。有意思的是,作为江西分县地图,不管是芦溪县地图,还是安福县地图,“武功山”三个字都是写在安福县境内一侧。首先,我们2天的行程中,何家--香炉峰--肚皮坳--金顶,还有发云界--文家,这一头一尾2大段都在安福境内。一路上,四面八方看到的景色%都在安福侧。其次,金顶--发云界段,是安福和芦溪的分水岭,但驴友自发形成的穿越线路中,并不完全走在山脊线的分水岭,而是不自觉地走在偏向安福的一侧。因为安福侧向阳,走这边可以看草甸、看日出、看云海。于是,金顶--发云界段一路上90%的路段还是只能看看安福侧的景,只是大致有几个‘丫口’点附近,可以同时看安福和萍乡2侧的景色。下面一一看图说话:先只是来看金顶的附近:这个图是由西往东看,黄线是县界(分水岭),红线和蓝线是2天的实际轨迹。下侧(西)是芦溪县,是陡坡,站不住脚,面阴,站在绿色的树林里看不到景。上侧(东)是安福县,是缓坡,好立脚,面阳。当前的秋冬季节,站在土黄色的高山草甸上,往东看香炉峰、看日出、看武功湖上空升起的云海(当然,香炉峰更可以四周都是云海)。

旋转个角度再看,金顶附近的蓝线轨迹框内是客栈群,是在安福侧,但都是萍乡人开的店:客栈所处的缓坡大致在金顶的东侧,是看日出、看云海、看草甸的好位置。可以看出,驴友的实际蓝色线路总是不自觉地偏向安福侧,只是有个别点才会接近分水岭(黄线县界)。芦溪县侧是峭壁,背阳,是阴生植被,基本无草甸。对照下面大致相同视角的实际照片:后面接着再看金顶以南、金顶以北的情况。

金顶往南,分水岭(黄线)的东南面,是安福县大片的高山草甸,右下角可以从钱山乡走上到山脊。左侧的芦溪县只是背阳的杂木:前面贴过的照片,从香炉峰山脊看过来,金顶以南(九龙山)的大片高山草甸在安福侧(东南面):

金顶以南的全景:黄线是分水岭(县界),紫红色线路是目前成熟的从萍乡起步的穿越线路。萍乡起点与何家起点的海拔相同(m海拔),但是萍乡侧需要上到“山脊点”(1多米海拔)后,才能看安福侧向阳(东南面)的高山草甸。而何家起点的一路山脊上可以眺望草甸。需要注意,何家起点穿越香炉峰至金顶的难度比萍乡起点至金顶可能要大些。

再旋转一个角度,看金顶以北的区域:可见,实际的蓝线轨迹总是会或多或少地偏离开分水岭(黄色县界),偏向安福一侧。因为这样更适合在东南面向阳看景,没有必要费力走到真正的山脊上。就如下图:这是金顶---发云界段的典型情况:线路在山腰上,靠安福侧,在向阳的东南面草甸之间。而真正的分水岭县界是在左侧更高的山脊之上。

金顶继续往北,过了发云界,直到羊狮幕附近,如下:紫红线是目前武功山的成熟穿越线路,大多数时候是接近县界(分水岭),但羊狮幕顶峰(标注了经纬度备查)以及周围的景区完全在安福一侧,为了更好地看景,紫红色轨迹依然偏离和行走在安福一侧。如果在蓝线(我们第2天的轨迹)的‘丫口’点,往羊狮幕顶峰看去,视图大致如下:对照当时在‘丫口’拍的实际照片:因此,即使按照目前的分水岭的行政划分,向阳和面阴的两侧-------安福县和芦溪县的地势和特征是不同的,除了高山草甸之外,香炉峰和羊狮幕都在安福一侧。结论:武功山的主体是在安福县境内。

为什么江西省政府目前将金顶划归安福县和萍乡市芦溪县共有?简单地说,萍乡市在江西省的地位特殊,由此从武功山瓜分到了部分资源。新中国成立的半个多世纪以来,萍乡市在江西省的地位节节攀升,目前还在不断的上升之中。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是这样?回答这一问题需要略微引述一些史料和典故。俺不敢瞎说哈。首先且看最新的江西省行政区划分地图:先说当今,说萍乡。由上图看出萍乡面积很小,辖三县一市(萍乡市、上栗县、芦溪县、莲花县)。其中莲花县是在20多年前(上个世纪的80年代)从吉安市割让出来,送给萍乡市的。如果撇开莲花县,那么萍乡市+上栗县+芦溪县的面积总和还抵不上一个安福县。说安福,安福是吉安的一个县。吉安辖11县2市(安福县、......、吉安市、井冈山市),由于莲花县已经割让出去了,目前吉安还剩下10个县。历史上,安福县曾经在汉末的三国年代叫安成郡,管辖上图中今天的宜春、萍乡、新余、......等等很大的范围,但这只是历史。后来从唐朝开始,安福一直是吉安(历史上称为庐陵府)的一个县,直到今天。安福县属于吉安的同时,江西历史上在今天的宜春位置建立了袁州府,一直管辖着宜春、萍乡、新余、......。萍乡直到清朝末年依然属于袁州府管辖。辛亥革命之后,民国年间,萍乡改为属于庐陵道(吉安)管辖。因此,民国年间,毛泽东无论是去萍乡安源、还是去井冈山,都属于在吉安境内闹腾,因为“风景这边独好”(毛泽东说的)。有趣的是,新中国成立后,萍乡地位节节上升。先是年萍乡撤县改市,并且先后吸纳了上栗县和芦溪县;接着在年,萍乡市又与南昌市、景德镇市并列为江西省的3大直辖市,地位之高,可见一斑;然后到了一九八几年又将吉安市的莲花县转给萍乡市,成为今天的样子。为什么会是这样?下面先给出结论,证据嘛随后附上:(1)萍乡人认为自己是湖南人(随后有描述哈),不想做江西人,直到今天还一直在闹腾,未来怎么收场还不知道。。。。。因为上栗县的水流入萍乡市区,萍乡市区的水流入了湖南的湘江,萍乡人说自己和湖南共属湘楚文化,和江西不搭界。。。。。(2)江西政府十分看重萍乡的归属,除了芦溪县划给萍乡以外(芦溪县的水其实流入到宜春市),还提高萍乡的级别为江西省的直辖市,后来又以吉安市的莲花县相赠(莲花县的水其实流入到吉安市)。如此一来,萍乡的3县1市就融合了湘赣文化,说明省府还是动了脑筋的。进一步,10年前(本世纪初),省府又下达一文,将属于安福的金顶峰划为萍乡市的芦溪县和吉安市的安福县共同拥有。反正吉安市的山多得很,这工作容易做通。下面给出一些证据:首先是江西省政府的文件:江西省人民政府赣府字[]号关于芦(溪)安(福)线白鹤峰(金顶)段边界线走向裁决的批复萍乡市、吉安市人民政府:你们《关于请求裁定武功山白鹤峰(金顶)地段行政区域边界走向的请示》(萍府字[]号)、〈关于对安福、芦溪两县行政区域界线进行裁决的请示〉(吉府字[]48号)收悉。根据赣府字[]号文件精神,经研究,对芦(溪)安(福)线白鹤峰(金顶)段边界线走向裁决如下:一、芦溪县与安福县行政区域界线白鹤峰(金顶)段边界线,以主山脊分水线走向确定边界线,该面边界线具体走向已标绘在省测绘局出版的图幅号为G—50—13—(35)、G—50—13—(43)的1:1万地形图上。二、白鹤峰(金顶)寺庙的管理,双方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协商解决。双方对寺庙的管理争议未解决之前,仍维持现状不变。以上裁决意见,务必遵照执行,切实做好当地干部、群众的思想工作,确保边界地区社会稳定。二○○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显然,这个文件是希望吉安方面能作出一些牺牲,以便给萍乡一些甜头。当然,底层的群众还是多有想不通的地方,有兴趣者可看看萍乡市的市长信箱网页链接:







































白癜风诚信医疗
白癜风医院去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suzx.com/ssuxcz/678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