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在湘赣边(上) 年6月30号正式离职。 第二次湘赣边骑行计划开始实施。 为了这次骑游,准备工作可以说从重回宜春那一天就开始了。换车,快拆货架,骑行驼包,骑行水壶,头盔,骑行眼镜。短指手套,骑行裤,气筒,修车工具,蓝牙音箱,运动相机,路上吃的能量棒,盐丸一应俱全。 7月1号把行李在邮局打包寄出,回宿舍清理好随行物品,全部塞进骑行驼包里,准备第二天一早爬起来就出发。好久没有骑长途了晚上躺床上还有点小激动,最后还是快到凌晨一点了才睡着。 让手机助理小爱同学定闹钟5:30叫醒我。5点钟自己就醒了。洗漱之后扛车下楼。照了张在小区的自拍。毕竟在钓台小区生活了两年,要走了拍张照还是有纪念意义的。 早上人车稀少,果然速度快些,沿着熟悉的秀江中路一路疾驰,在宜春学院附近转换道上环线,20多分钟就横穿市区出了城。分享到群里时显示均速22+。在指路牌前第一次休息,喝水,吃了点东西。老司机告诉我,长途骑行不要等渴了饿了才补充水份吃东西。所以前梁包里还备了早餐饼干和牛奶。这次不准备全程走国道了,走老路没新鲜感。所以准备过芦溪县后上国道,经上栗县,过浏阳市,回长沙。 七点多钟就离开了袁州区进入萍乡市芦溪县境内。“吐霞”是啥意思?不懂。 让我懂了的是公路做护坡。原来是要先用网格镶到土里固定松土,再贴上草皮。话说他们出工真早! 沿着国道骑,去年骑过一次,驾轻就熟根本就停不下来。直接就把芦溪县城忽略了。想起吃早餐这档子事都骑出城区了。赶紧找了个路边店吃饭休息。一大碗排骨粉,一个荷包蛋干了个底朝天,累了吃饭就是香。 吃饱了骑车也更有力气。 坚持要经芦溪往上栗,既因为路熟悉从G换G少了县乡道的转换,还因为可以途经杨歧乡踏访杨歧派祖庭普通寺和金山镇的傩神庙。 结果寻找傩神庙患得患失又走岔了,误走误撞进了安源镇。煤都红色小镇安源的名头可真不白给。看这一牌子响亮的介绍统统以“全国”两字开头。 军议路上的“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旧址”。眼尖的网友幻舞玲珑见到大门关着,问我:“怎么,不让进?”悲催的我出发的那天是周一。公众博物馆全国通例:周一闭馆检修。所以后面的“安源国家矿山博物馆”“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萍乡市博物馆”都无缘得进了。难怪马未都先生的“观复博物馆”要坚持全年无休的开放。这时候我才真正的体会到了马先生当年吃“闭门羹”的心情了。 我一直想等这辆拉煤的火车离开,拍老毛年轻时的雕像。可它一直不让开。好吧!就让我们来夹缝里看“人”。这座雕塑应该是著名油画“毛主席去安源”雕塑版吧?。该张油画的单张彩色印刷数量累计达9亿多张(不含转载),被认为是世界上印数最多的一张油画,极一时之盛。 这也是我有兴趣拍这座雕像的原因。最能体现安源红色小镇特征的标志性广场。到处都有那个时代的印记。 从安源镇里出来,再次上G国道。还是不死心,还想去傩神庙看看。想知道湘西的傩巫和江西的傩神有什么联系没有?在路边的治超站问了工作人员。按照指点来到这座红领巾纪念馆前的大转盘,照着工作人员所说骑出去一段路感觉不对:“这不是往上栗浏阳方向去么?”又打开手机导航,导航地图又把我往治超站方向引。回头路走了一段想想等下还要折回来忽然有些泄气了。算了,就当和这座傩神庙无缘吧! 调转车头,沿着直奔上栗方向去了。 出了安源后已过了午时再迟一点担心饭店打烊找不到吃饭的地方,吸取教训赶忙寻了家路边店饱餐了一顿。 13:40分左右到了孽龙洞景区。被横幅门楼吸引我在景区游客中心转了转。要寄包,洞穴游览路线又长(将近5公里),遂打消了进洞游览这座形成于1.8亿年前,被誉名为“天下第一洞、地下艺术长廊”的天然溶洞的念头。 孽龙洞景区是整个杨歧山风景区的一部分,过了孽龙洞就越靠近杨歧山了,顶着风,又全是上坡路,大太阳晒得没遮没挡的,骑得特别辛苦。终于逮到个分岔路口有点阴凉。赶紧停下来喝水,休息。出汗太多,吃了两颗盐丸,又吃了两支香蕉补充钾元素的流失。 休息的地方应该是离山顶99步差一步了,养足了精神再出发,一口气就翻过了山。一路下坡风驰电掣,很快就看到了这座气势恢宏的牌楼。杨歧山到了!把自行车停到牌坊中间各种摆拍。特别有满足感啊! 温馨提醒:牌坊上的“杨歧山”三个字多看一眼。这是清末著名词人,改革派中的“清流”翰林院学士文廷士的手迹(文廷士的墓园就在杨歧寺后面)。 过牌坊往山里骑寻访杨歧派祖庭普通寺。骑了一段路,感觉山路越来越陡。让此前那段山路骑得有些心虚。想找捷径,于是又回到国道。一路下坡飞快的从杨歧山集镇上过后感觉有点不对了。一问路人果然骑过了进山的路口。原来牌坊那条路才是进山的主道。又不想退回去,就依人指点在集市处一书有“锦绣杨歧”的牌坊进去。我的痛苦经历就此开始。 一路上坡骑到百鸣湖水库,下车休息喝水。水库里有人在钓鱼,也有大人带着小孩在游泳。青山绿水天然浴场啊!要不是水库堤坝太高难得爬,我都有下去凉快一下的冲动。 这时候的心情还是极好的。看着一路骑上来的山路心里还挺自得的:指路的那位大哥不是说这条路挺陡吗?我不也骑上来了?拍照!拍照!拍照! 只是高兴有点过头了,过了百鸣湖水库山路由柏油路变成了水泥路。再也不搞蜿蜒向上了。陡到什么程度?车子你不用力拉着,它就会倒退下去了。可怜的我就这样在满是羊屎粒的山路上推了4-5公里的山路。 这是什么?很多年没见过这种东西了。小时候见过果实也好像不是这种形状。快到山顶了也许是心情好了吧?还摘了个做纪念。 摘了桐油果后,上坡路渐缓,终于可以骑了。转过弯又骑了一小段路终于到了山顶。回望去,来路山岚叠翠,云遮雾绕。我是长舒了一口气,终于上来了。我把照片发到群里告诉群友:“别问我是怎么上来的,我是一路推上来的!” 山中天气说变就变,远处的乌云飘过来,一场急雨逼着我赶紧的从山顶上冲下来。路旁正有一户人家老了人正办丧事。躲在路边搭的棚子里避了会雨。山里人客气主动帮我将水壶灌满。我和大家闲聊了一会,问明白了杨歧寺的方向。趁着雨小了点,一路山坡放下去,又折了个弯终于上了通杨歧山牌坊的柏油路。顺着路往大山里一个长坡下去就到了杨歧寺。 杨岐寺,又名杨岐普通寺,座落在杨岐山寿桃峰下。普通寺原名“广利禅寺”,建于盛唐时期,历时多年。寺内现有如来佛、观音、关帝等大型塑像,还有护法韦陀、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等木雕神像,杨岐寺肃穆庄严,金碧辉煌,富有我国南方古刹的独有风格。 杨歧派也是中国禅宗“五家七宗”之一,是临济宗的一个支派,由临济宗第七世石霜楚圆的弟子杨歧方会禅师创立。因为方会住杨歧山,所以被称为“杨歧派”。 方会禅师门下弟子有十三人,白云守端、保宁仁勇两人最为优秀。日本僧人俊茄曾在这一门下受学,回国后开日本杨歧禅之首端。日本禅宗二十四流中,就有二十流源于杨歧法系。看过一个介绍说。中国禅宗五家七宗里杨歧派是信徒最多的。目前光日本杨歧派门下信众就有二十万之多。这也是我不惜绕道来访的原因。我就是想来看看它是多么牛逼的! 可惜!杨歧寺不给我这个机会。好不容易绕过正在修建的大殿,找到山门,迎接我的却是两块黑漆漆森严的门板。 泪奔啊!我历尽辛苦翻山越岭。淋湿一身而来,却因天色已晚,人家闭寺谢客了。 我怎么办?回去呗!又没人留你。 杨歧山离上栗县10公里左右。骑完长坡爬到半山顶后一条柏油路全是下坡。一路上耳朵里全是破风的声音。哦!对了,还有警示音。我把行者的限速警示设在了50码,赶紧带刹车。前几天骑行群里才传了长沙岳麓山有大学生骑车下山速度太快刹车失灵摔死了,还是要注意骑行安全的。 到上栗县城已是傍晚快6点钟了。黑鸟单车停表显示我拿下了一枚公里两星勋章。也就是说这一天骑行,我的速度保持在了20公里以上。对这一天的骑行表现还是很满意的。 当晚就住在上栗县城了。一夜有话也等下篇再说。 (白癜风怎么治白癜风专科治疗好吗
|